《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弘揚鐵軍精神 踐行群眾路線
作者:黃季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15 瀏覽次數:8400
村官的路走了6年,一路走來也很平凡,沒有特別的光輝亮點,但入一行就要學一行,入一行就要愛一行,始終把人民群眾當親人,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現在我的雙腳踏在農村這片土地上,就要一如既往的踏踏實實地走好腳下每一步。
三塊銀元凝結的深情
作者:陸子森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14 瀏覽次數:8391
這三塊珍藏了80多年的銀元,見證了革命戰爭年代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折射了老區人民對革命事業的重要貢獻,彰顯了老一輩革命家劉瑞龍家兩代人對老區人民的深厚情感。
茅山新四軍紀念館著力打造紅色教育體系
作者:潘春華 張仁君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14 瀏覽次數:8402
建成于1985年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依托已有的紅色資源,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通過建設一套科學理性的紅色教育課程,強化受教育者的家國情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家軍帽列櫥柜
作者:劉良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14 瀏覽次數:8395
說來你或許不大相信,我家自曾祖父、祖父、父親,以及我和我的下一代,五代人中竟然先后有四個人與軍帽發生聯系。
播撒余暉鑄未來——鹽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關工委精準結對紀實
作者:顏婷婷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13 瀏覽次數:8458
誨人不倦,滿腔熱忱,他們是幼專園丁,培育桃李芬芳;砥德礪行,無私奉獻,他們是不老傳奇,甘為事業堅守忠誠。他們就是鹽幼專關工委退而不休,始終奮戰在一線的老同志們。
重走父親的抗戰之路
作者:黃啟量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13 瀏覽次數:8420
陶和壽先生一歲多時,父親陶家齊與母親朱維珍同時被日軍刀劈于南京江寧湖熟的城崗頭上。長大后,看到當地的老百姓、機關人員,還有學生都去他父親墓前掃墓祭奠,他才知道,父親是個烈士。
三訪孔蕩村
作者:徐衛鳳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12 瀏覽次數:8424
提到孔蕩村,我心里始終牽掛著一個人,那個在幾年前我曾經采訪過的一個農婦。我的記憶中一直留著她愁苦的神色,一直留著她最后在鄉村小路上送我的情形。
雨幾程,路幾程?——阜寧紅色印記尋蹤
作者:徐良文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09 瀏覽次數:8405
雨幾程,路幾程,老區人民在消除貧困走向幸福的路上,充滿挑戰,道路并不平坦,但他們笑迎風雨,以鐵一樣的意志堅定前行!
馮達飛:拒絕勸降的黃埔精英
作者:李新興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2-09 瀏覽次數:8417
1941年1月初皖南事變發生,馮達飛在突圍時被敵人的子彈擊中大腿,緊急處理后,由戰士架著突出重圍,在南陵縣南村保的一戶人家隱蔽養傷。此時,國民黨頑固派正在四處搜剿新四軍的殘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