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彭雪楓浴血江淮(七)
作者:付少武 蘇克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9-04 瀏覽次數:8314
斯人已去,風骨永存!彭雪楓將軍短暫的一生是一座不朽的豐碑,將永遠照耀千秋萬代,與天地同久長,與日月共爭輝!
彭雪楓浴血江淮(六)
作者:付少武 蘇克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7-20 瀏覽次數:8315
1943年6月20日,淮北蘇皖邊區半城鎮,風和日麗,陽光燦爛。這天,新四軍四師駐地來了兩位尊貴的客人:一位是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委員兼山東軍區司令員羅榮桓,另一位則是奧地利籍醫學博士、新四軍衛生顧問羅生特大夫。彭雪楓在半城同時會見了羅榮桓和羅生特。
彭雪楓浴血江淮(五)
作者:付少武 蘇克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29 瀏覽次數:8308
1943年,淮北根據地軍民在彭雪楓、鄧子恢的領導下,粉碎了日、偽軍的33天大“掃蕩”后,渡過了抗戰最艱苦的歲月,但韓德勤率部再次侵犯淮北抗日民主根據地,使淮北地區充滿了緊張的空氣。
彭雪楓浴血江淮(四)
作者:付少武 蘇克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08 瀏覽次數:8318
為打擊反共頑固派,拔除韓德勤安插在淮北根據地邊緣這根釘子,陳毅等新四軍領導審時度勢,決定在津浦路西頑軍未到之前,以二師、三師、四師各一部,從10月14日起向程道口王光夏的保安第三縱隊發起攻擊,打下程道口,消滅王光夏后,再全力以赴擊退東犯之敵。陳毅親自到程道口坐鎮指揮,彭雪楓擔任戰役參謀長兼前線總指揮。
彭雪楓浴血江淮(三)
作者:付少武 蘇克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5-18 瀏覽次數:8319
戰火紛飛,戎馬倥傯,慷慨赴國難,無暇兒女情,彭雪楓直到34歲還是孑然一身。1941年5月,彭雪楓作為新四軍四師師長,奉命率領部隊到津浦路東段的淮北地區休整待命,經蘇皖區行署主任劉瑞龍和蘇皖區黨委書記劉子久牽線搭橋,與淮寶縣婦女干部林穎談起了戀愛。
彭雪楓浴血江淮(二)
作者:付少武 蘇克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4-26 瀏覽次數:8308
1941年4月下旬,新四軍第四師在迎接國民黨軍陳銳霆部起義后,又取得大、小郭家戰斗的勝利。此時,經過一晝夜苦戰的部隊尚未得到休息,在蒙城淝河北大、小營集卻遭到青海馬彪騎八師的突然襲擊。
彭雪楓浴血江淮(一)
作者:付少武 蘇克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4-04 瀏覽次數:8312
一代名將彭雪楓將軍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投身革命后,先后在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中任高級將領,率軍轉戰南北,身經百戰,創建了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和淮北抗日根據地。
回望大別山——“皮旅”中原東路突圍考察記(四)
作者:吳東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28 瀏覽次數:8315
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認定,大別山的戰斗經歷,是皮定均從一名兒童團團長成長為一位基層軍事指揮員的搖籃,也為他16年后勝利率部中原東麓突圍而一仗成名,奠定了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軍事素質基礎。
回望大別山——“皮旅”中原東路突圍考察記(三)
作者:吳東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16 瀏覽次數:8313
磨子譚,是“皮旅”穿越大別山的最后一道屏障,不僅僅是三座屏風似的高山擋在前面,而且在“屏風”下面還有一條深不見底的大河——磨子潭。
回望大別山——“皮旅”中原東路突圍考察記(一)
作者:吳東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11-30 瀏覽次數:8329
1946年8月6日,延安中共中央機關報《解放日報》刊登了一則令延安軍民格外振奮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