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華中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領導視糧食為大事
作者:孫維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1-21 瀏覽次數:8055
抗戰時期,華中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領導十分關心老百姓生活,緊抓糧食生產,幫助秋播夏收,保護糧食安全,打擊敵人,帶頭節約,懲處貪污,留下諸多佳話。
新四軍首場攻打縣城的戰斗
作者:宗晨婕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2-10 瀏覽次數:8062
1938 年8 月,新四軍第一支隊為配合友軍對蘇南丹陽、武進的作戰,決定以第二團主力襲取距南京僅45 公里的句容縣城。這是新四軍進入蘇南敵后首次攻入日軍所占縣城的戰斗,創下了敵后攻打日軍占領縣城的戰斗先例。
聽父親講長征的故事
作者:劉凱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2-10 瀏覽次數:8046
小時候,父親經常和我們講紅軍長征的故事,總讓我們無比震撼和感動。父親所在的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在長征中,先后翻越了13 座大雪山,最高的山海拔5000 多米。
那年,新四軍另辟了一條地下交通線
作者:田甜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15 瀏覽次數:8042
新的地下交通線建立后,徐楚光進入軍學司任上校(點驗)科長,多次赴蘇北地區點驗偽軍,借機查訪地下交通線的運行狀況,有時去根據地送遞情報、向領導匯報工作。
從瑤里談判到瑤里整編
作者:彭遠漢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5 瀏覽次數:8034
1938年1月初,皖浙贛邊各支游擊隊在瑤里集中后進行了整編。1月13日,陳毅專程到瑤里看望了部隊,召開了邊區游擊隊和地方黨組織的負責干部會議,傳達了黨中央關于工農紅軍和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決定,傳達了南方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的具體指示。
沒有新四軍就沒有大豐縣
作者:陳海云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5 瀏覽次數:8045
大豐是革命老區,地處鹽城東南黃海之濱,是新四軍創建華中根據地中劃建的新邑,原名臺北縣(東臺以北)。可以說沒有新四軍,也就沒有后來的大豐縣。
潛伏者的勝利
作者:乾進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1 瀏覽次數:8058
晏子善部的30 多個特工人員都沒能跑掉,全部歸案。晏子善、謝正之,還有一個結巴子叛徒,被抗日民主政府依法處決。
他為革命保留下了“蘆蕩火種”
作者:李存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1 瀏覽次數:8053
1939年5月,葉飛率領新四軍六團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的番號進入常熟,這支隊伍被稱為“江抗”。9月,400多名常熟“民抗”加入了“江抗”主力。
我與楊根思是老鄉
作者:徐正明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0-30 瀏覽次數:8046
從新四軍走出來的楊根思,是我們泰州的英雄,我們二十軍的英雄。與楊根思同鄉,是我一生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