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招引項目——助老區產業振興
作者:劉翠花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2-14 瀏覽次數:8334
淮安市淮陰區老促會充分發揮鎮(片區)、街道辦老促會人脈資源和“四有會員”實力資源優勢,持續協助聯系點招引項目,興辦實體經濟,增強老區造血功能。
林心平:一朵盛開的鏗鏘玫瑰
作者:劉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2-11 瀏覽次數:8331
梁玉,就是林心平,剛剛隨兄參加了游擊隊。林心平是浙江平陽人,1935 年進入溫州師范簡易部學習。后因參加抗日宣傳的學生運動被校方開除。隨后,林心平與她的表姐上山找哥哥楊進,沒找到哥哥,卻遇到了紅軍游擊隊領導人吳毓,兩位姑娘就向他要求參加游擊隊。
李珉:豆蔻年華獻丹心
作者:李新興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2-11 瀏覽次數:8329
這是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的團員們在排練節目,準備到各部隊去演出。領唱的女兵叫李珉,一位來自上海的活潑姑娘。
常俊亭:柔情女子鐵血心
作者:黃啟量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2-08 瀏覽次數:8336
1937 年“七七事變”后,全面抗戰爆發。宿縣成立了抗日救亡社和抗日動員委員會,在江寧的常俊亭聞訊,辭去了小學教員的工作,回到家鄉,參加了宿縣戰時后方服務團。
從同盟會員到浙東參議員——記浙東愛國民主人士毛契農先生
作者:王幼云 毛之價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2-07 瀏覽次數:8329
毛契農,浙東三北地區余姚縣三管鄉毛三斢村(今屬慈溪市橋頭鎮)人,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1881 年1 月出生,學名蓀元,字契農。
熱心為抗戰培養干部的“李先生”
作者:湖北省新四軍研究會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2-06 瀏覽次數:8340
當毛澤東主席握住一位頭發花白、身材中等的老人的手時,他用濃重的湖南口音微笑著說:“你就是湖北的李先生啊?”老人激動地連連點頭回應。那么,這個被毛主席稱作“李先生”的老人到底是誰呢?他就是李范一。
母親,我永遠的楷模——懷念母親季桂芳
作者:趙曉寧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2-05 瀏覽次數:8331
年輕時的母親是一名機智勇敢的女戰士。1942年1 月,年僅19 歲的她在敵人眼皮底下為海啟中心縣委書記陳國權收尸而被當年新四軍《江海報》馬力、顏輝作了報道。
大舅的抗戰
作者:吳建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2-05 瀏覽次數:8329
而今,大舅早已病故。但他給我講述的抗戰的故事,卻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里,它激勵著我在前進的道路上沖破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