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劉黎平:婚禮緞子珍藏68 年
劉黎平:婚禮緞子珍藏68 年
作者:王路奇 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04-10 瀏覽次數:8328
在山城重慶,又被譽為“抗戰文化一條街”。沿這條街,我們尋訪一位新四軍老兵:劉黎平。大西南解放不久,他就是縣委書記。離休前,他擔任重慶市政協副主席。
劉黎平夫婦和婚禮紅緞子
中山四路,簡稱中四路。
在山城重慶,又被譽為“抗戰文化一條街”。沿這條街,我們尋訪一位新四軍老兵:劉黎平。大西南解放不久,他就是縣委書記。離休前,他擔任重慶市政協副主席。
劉老性格開朗,戎馬生涯坎坎坷坷,老人覺得榮光。他十分健談,自然談到了個人婚姻,他讓老伴翻出了壓箱“寶貝”:一塊粉色緞子,算是兩口子的結婚信物,珍藏了60 多年。展開緞子時,劉黎平樂呵呵笑言,“我倆沒有‘換班’,也沒有‘改組’,1953 年結婚,一直相伴到現在。”
妻子何玄章,比劉黎平小5 歲。她回憶,那個年代找對象,想找軍人,找有文化的人,劉黎平身材又高,各方面吻合她的條件。
劉黎平,成都人,中學畢了業當小學教員。1945 年初,瞞著家里說要去重慶讀大學,其實私下經地下黨的同志介紹,結伴坐船抵達奉節,翻山越嶺來到新四軍第五師,分在十團一營五連當文化教員。連隊每人每天5 錢油、3 錢鹽,條件雖說艱苦,可官兵相處像兄弟。為了和日偽軍斗智斗勇,部隊三天兩頭夜間轉移,走路多了腳上起水泡、血泡,他咬咬牙堅持行軍。在連隊,劉黎平教識字,教唱歌,講故事,做游戲。轉移到一個新地方,他立馬行動刷標語,沒有墨咋辦,找染坊要來色料,或從老百姓家里弄點草灰,想辦法調成顏色,風風火火把抗日標語往墻上刷。抗戰勝利后,蔣介石調集重兵加緊包圍和蠶食中原解放區,中原軍區部隊執行黨中央部署實施中原突圍,劉黎平時任團部文化干事,突圍中患了瘧疾,養病在群眾家里,后來歷經艱險,回到故鄉四川。邊在中學教書,邊參加共產黨地下組織活動,不久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 年7 月,他調任巴中中心縣委第二縣委宣傳部長。1949 年底,在喜慶翻身解放的雀躍聲中,劉黎平出任通江縣解放委員會主任。緊接著,西南服務團接管干部開赴天府之國,前來會師……
劉黎平和何玄章相戀,是在達江地委,一個是地委辦公室主任,一個在團地委機關。婚事定下來的時候,兩人都已經轉到了重慶工作,劉黎平是紀檢委的干部,何玄章在宣傳部工作。婚期定在1953 年6 月6 日。這一天,雙方單位特意給兩位新人批了半天假,正兒八經召開座談會,備上花生、糖果。市委宣傳部派出代表把新娘子陪送到男方單位,紀檢委辦公室同志到布店買了塊綢緞,凡是參會的,人人在緞子上簽名。婚禮簡樸,人情味濃濃的。
時光如梭,劉黎平今年95 歲,何玄章90 歲。這對九旬老人志同道合,相濡以沫,已風風雨雨相伴68 個年頭,暮年依然情同初戀,愉悅健康,安享黃昏戀情的甘甜和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