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青春離奇
作者: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2-26 瀏覽次數:8411
陳冰克,原名陳德俊,鹽城人,家庭出身地主。初中二年級時,她從家里偷跑出來,找到蘇北公學,“我要參加革命”。
新四軍百歲老壽星:張薇
作者:孔德勝 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2-26 瀏覽次數:8755
1921 年7 月,中國共產黨成立25 天后,張薇在常州出生。張薇離休前,時任上海市商業一局組織部長。
根植心田的歌
作者:沙舟仁 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24-12-26 瀏覽次數:8385
實踐證明,一首新歌,詞美,滿滿正能量,旋律動聽,就會火,瞬間唱紅神州大地。這樣的歌,一定根植心田,滋養心靈。
讀《愛蓮說》偶感
作者:震凱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2-25 瀏覽次數:8408
以蓮為師,與廉相伴,思想就會進入一個寬廣而深邃的精神空間。黨員干部要像蓮那樣自我凈化,以“修心、修言、修德、修行”之功,孜孜不倦求廉保廉,從而進入人生最為珍貴的純潔境界。
黃橋決戰勝利的精神力量之淺析
作者:陳國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2-25 瀏覽次數:8426
黃橋決戰勝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精神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僅從五個方面加以分析。
厚植人民至上情懷 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
作者:朱雪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4-12-23 瀏覽次數:8479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也是中國傳統民本思想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黨的理論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百年來所積累的寶貴經驗,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必然選擇。
革命紀念場館宣教工作創新研究──以江蘇省射陽縣華中工委紀念館為例
作者:朱錦昌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4-12-23 瀏覽次數:8503
華中工委紀念館實行免費開放,近年來,通過修繕改版,場館建設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升,總體呈現向好態勢發展。隨著人們審美需求不斷提高,紀念場館也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提高認識、加強認知、創新模式、豐富載體、提高素質,更好地為社會大眾服務。
從《照減不誤》等藏品看新四軍文藝工作成就
作者:鄭健祥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4-12-23 瀏覽次數:8476
《照減不誤》是新四軍在鹽阜地區開展革命文藝工作的代表性成果,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在鹽阜抗日根據地開展減租減息的革命歷史,成為現代研究新四軍在鹽阜地區開展革命文藝工作不可多得的史料。
用好生動教材 開展“雙教”工作的重要意義及其路徑方式研究
作者:張樹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4-12-23 瀏覽次數:8430
只要我們牢記使命、堅定信心、篤定目標、不畏艱險,用新四軍歷史作為生動教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培根鑄魂,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鹽城重要講話和諄諄囑托,勇毅前行、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夠把鹽城建設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