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人民音樂家任光——紀念任光烈士誕辰一一○周年
作者:劉育剡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5 瀏覽次數:8333
上海當時被稱為“十里洋場”,許多外國人都在上海開公司。任光回到上海后,進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當音樂部主任,負責音樂節目的造型和錄制工作。
抗美援朝——毛澤東一生中最難作出的決策
作者:張亦民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5 瀏覽次數:8328
幸存者說——“南京大屠殺”親歷者采訪記②
作者:徐志耕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4 瀏覽次數:8332
1937年12月13日,對于中華民族來說,是一個剜心割肺的血寫日子。就在這一天,侵華日軍攻占了中國的首都南京,就從這一天起,喪心病狂的日軍制造了舉世震驚的“南京大屠殺”慘案,在四十多天里慘絕人寰地殺害了我30萬同胞。
我與張愷帆的一段詩緣
作者:鄭業倉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4 瀏覽次數:8332
蘇區首次紀念”八一“節盛況
作者:魏建克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4 瀏覽次數:8329
長期潛伏南京的新四軍伉儷——博士生導師張楠談父親張一鋒母親馬常卿
作者:劉順發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4 瀏覽次數:8341
我們采訪了海軍指揮學院博士生導師張楠教授。張楠的父親張一鋒、母親馬常卿當年都是從南京奔赴抗日根據地參加新四軍的進步青年,后被派回南京開展地下情報工作。張楠向我們講述了父母的一段人生傳奇。
父親在上甘嶺的日日夜夜
作者:皮效農 皮衛華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4 瀏覽次數:8328
楚地抗戰史跡踏訪
作者:聞桑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3 瀏覽次數:8333
湖北大悟白果樹灣周邊的每一個山頭,每一片樹林,每一條溪流,到處都寫滿了軍民攜手抗日的動人故事。溯江而上,一尊高約20層樓房的石牌橫空出世。石牌無語,倒是旁邊有塊不起眼的無名石碑,碑文里鐫刻有這樣四句話:“石牌峨峨,江水湯湯,英名不滅,地久天長。”
烽火白兆山 ——李先念率新四軍第五師隨州抗戰紀事
作者:李克申 胡世健 蘇滿華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2-03 瀏覽次數: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