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心中要裝著讀者——關于本期《鐵軍·故事》編輯中的一點想法
作者:徐良文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5 瀏覽次數:8327
編完本期《鐵軍·故事》,產生一點聯想,想與作者和讀者作一交流,以期共同把這一欄目辦好。其實在一本雜志中,編者、作者、讀者是三位一體的,想辦好一個刊物,缺失任何一方,雜志都將成為無本之木。
遲到了三十八年的“烈士證”——記電影《鐵道游擊隊》李正的原型文立正
作者:胡軍英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4 瀏覽次數:8335
這位傳奇式的抗日英雄,他的原型就是運河支隊第一任政治處主任、第一任副政委,鐵道游擊隊第二任政委——文立正,“李正”是取其名“立正”的諧音。
一雙新襪子
作者:周淑娟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3 瀏覽次數:8329
多年后,娘去世,嫂子王玉軒把襪子接過來,保存起那和著鮮血的苦痛記憶。如今,這雙襪子靜靜地躺在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里,無聲,勝有聲。
砥柱
作者:傅寧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3 瀏覽次數:8328
劉老莊,蘇北淮陰一個普通的村莊。四周樹木環繞,一到初春,高高的槐樹冒出綠芽,吐露著勃勃的生機。然而,我和友人并非踏春而來,因為76年前,就在這片土地上,曾發生過一場慘烈而悲壯的血戰,新四軍82位抗日勇士長眠于此,劉老莊也成為一個不再普通的紅色地標。
一碗飄香了七十多年的羊雜湯
作者:李曉東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2 瀏覽次數:8329
陳儆是我的岳母,一位老新四軍女戰士。2019年3月9日,老人與世長辭,享年93歲。老人在生前,經歷的許多往事都已經記不清了,但是卻有—樣東西,在她腦海里像電腦存盤,年年歲歲,歷久不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那竟是一碗價值5分錢的羊雜湯!
鄂豫皖蘇區的猛虎肖方
作者:李業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2 瀏覽次數:8338
巍巍忠魂存大別,丹丹英名紅旗揚。肖方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他率部轉戰鄂豫皖三省幾十個縣,歷經大小百余次戰斗,屢建戰功,和戰友們共同創建了全國第二大塊革命根據地鄂豫皖蘇區。肖方烈士,鄂豫皖蘇區人民永遠懷念您!
“旋風將軍”韓先楚威震黑土地
作者:侯朝陽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1 瀏覽次數:8337
1913年2月,韓先楚出生于湖北紅安一個貧苦農家,1927年參加農民協會,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的炮火硝煙中,韓先楚從戰士做起,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
綠樹植紅山 根脈永相連
作者:淮南市新四軍研究會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1 瀏覽次數:8333
淮南市與新四軍,是血脈相連的關系。淮南新四軍紀念林用青山、綠樹、紅碑,將血脈相連的關系生動固化,成為精神的高地,追思的平臺,紀念的載體,讓人看得見,觸得著,走得近,感得深。
上饒集中營斗爭史是新四軍軍史的一部分
作者:劉付生 章建人 徐敏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08 瀏覽次數:8330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上饒集中營斗爭是新四軍將士被俘后反頑斗爭的繼續,是新四軍軍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