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軍民共打攻心戰
作者:胡劍橋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12 瀏覽次數:8331
新四軍高寶大隊一部在參謀長俞炳輝和營長蔣新生的率領下,于1944年1月7日傍晚,神不知鬼不覺地向王家營鎮包圍過去。新四軍以較小的傷亡攻下了王家營偽軍據點,拔除了臨界路上的這顆“釘子”,將高郵、寶應根據地連接在了一起。
長興牛步墩無名烈士墓考
作者:張其梅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12 瀏覽次數:8335
浙江省長興縣城北牛步墩境內(長興縣城市福利院)后山有一座無名烈士合葬墓。無名烈士墓靜靜地躺在深山中,漸漸地被人們遺忘。而今他們的家在何處?他們真實的姓名叫什么?他們的家人是否還在牽掛?這些都促使筆者去挖掘史料,作進一步考證。
堅持用鐵軍精神建設校園文化 ——鹽城紡織職業技術學院辦學實踐
作者:藺俊 馮曉崢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11 瀏覽次數:8329
當代軍校大學生應傳承鐵軍精神
作者:王丙磊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11 瀏覽次數:8329
70多年前,在雄渾激蕩的新四軍軍歌的號召與激勵下,廣大新四軍指戰員同仇敵愾、共赴國難,譜寫了一部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奮斗的壯麗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鐵軍精神。今天,鐵軍精神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在當代軍校大學生中,鐵軍精神又該如何傳承呢?
辛亥志士抗日先鋒楊經曲
作者:劉順發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08 瀏覽次數:8335
瑞安市新紀元學校舉辦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紀實
作者:銳信惠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08 瀏覽次數:8330
瑞安市新紀元學校邀請市關工委講師團70多歲的老前輩潘貽升作了“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的演講,學校七八年級入團對象和少先隊大隊干部共200多人聽取了演講。潘老重點講述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演講雖然只有一小時,但在同學們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一份份筆記寫滿了學生們的激情與責任。
從八路軍到新四軍
作者:李清云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08 瀏覽次數:8330
七七事變后,日軍就占領了我的家鄉。我加入了八路軍一二九師先遣支隊,后被調至先遣支隊司令部警通連通信班。1940年5月中旬以后,我和旅部電臺被調到新四軍黃克誠縱隊。
陳毅在蘇北開展文化統一戰線
作者:劉小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08 瀏覽次數:8327
陳毅率部渡江北上之后,繼續貫徹中共中央統一戰線政策,以文化為紐帶,把文人學者、開明士紳、社會名流匯集到一起,吟詩作詞,步韻唱和,詩文會友,抒發愛國激情,弘揚民族正氣,增進共產黨人同蘇北士紳名流、愛國文化人之間的了解、情感溝通和信任團結,以達到共同團結抗戰的目的。
永遠的榜樣 ——讀少年紅色經典《方志敏》有感
作者:李納米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07 瀏覽次數:8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