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瑞安市新紀元學校舉辦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紀實
瑞安市新紀元學校舉辦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紀實
作者:銳信惠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08 瀏覽次數:8331
瑞安市新紀元學校邀請市關工委講師團70多歲的老前輩潘貽升作了“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的演講,學校七八年級入團對象和少先隊大隊干部共200多人聽取了演講。潘老重點講述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演講雖然只有一小時,但在同學們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一份份筆記寫滿了學生們的激情與責任。
國慶前夕,瑞安市新紀元學校舉辦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他們邀請市關工委講師團70多歲的老前輩潘貽升作了“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的演講,學校七八年級入團對象和少先隊大隊干部共200多人聽取了演講。
潘老精神抖擻,聲情并茂地簡單講述了1840年以來英國、法國、俄國、日本、美國等帝國主義對我國的侵略,讓我國人民蒙受恥辱。潘老重點講述了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1931年9月18日日軍入侵東北,1937年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日軍大舉入侵華北、華東、華南,制造了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在我國燒殺搶掠,犯下了滔天罪行。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征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的國家終于強大起來了。最后潘老用“理想遠大、信念堅定、品德高尚、意志頑強、視野開闊、知識豐富、開拓進取、艱苦創業”32個字勉勵同學們。
演講雖然只有一小時,但在同學們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一份份筆記寫滿了學生們的激情與責任——
七(5)班學生夏智豪:潘老師給我們作了一個“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的報告,讓我深深懂得,我們的國家先后受到那么多的恥辱。英國侵略者用鴉片毒害中國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最讓我不寒而栗的是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展開的殺人比賽。日本鬼子強迫中國人站成一排,然后用機槍對著人群掃射,比誰殺人多,殺不完的就用火燒,多么觸目驚心的罪行!少年興則中國興,少年強則中國強。偉大的祖國歷盡磨難,我們肩負著跨世紀的歷史使命,要繼承和發揚先行者留給我們不怕困難、開拓進取的大無畏精神,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我們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出前無負于古人,后無愧于千秋萬代的歷史新篇章。為了祖國的明天,為了歷史不再重演,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讓祖國更加美好!
八(7)班學生王曉如:今非昔比。如今,中國繁榮昌盛,可從前,中國是那么的受人欺負。由于清政府的腐敗,英帝國主義闖進了中國,將鴉片運進了中國,鴉片戰爭后簽訂了割讓香港的《南京條約》;法國、德國、俄國相繼入侵中國,分別割讓廣東、廣西、東北、山東等地。這是中國的奇恥大辱啊!讓我永生難忘的是南京大屠殺,日本侵略者搞了一場慘無人性的殺人比賽,血染整個南京城,遇難者高達30多萬。這是多么的駭人聽聞。歷史雖然殘忍,也無法彌補,但歷史給了我們財富。我們一定要擁有遠大的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只有現在努力奮斗,發展中國,這才是關鍵。我們不能讓歷史重演,振興中華,一個強大的中國將由我們去創造!
七(5)班學生黃若茹:聽著潘老師講中國悲憤的歷史,我不由得想到了150年前,中國曾經簽下的多少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辛丑條約》《馬關條約》,割讓臺灣、遼東半島,侵占東北……這些不正是我們偉大的母親——中國,曾經遭遇的種種不幸嗎?多少年前,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掠奪中國寶藏,日本帝國主義入侵中國,殘害南京30萬同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現在我國已經邁向小康社會,我們的國家真正強大了起來。但是,150年前的恥辱,我不會忘,更不能忘。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作為祖國辛勤培育的花朵,我們應該秉承胡錦濤爺爺的期望:理想遠大、信念堅定、品德高尚、意志頑強、視野開闊、知識豐富、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站高看遠。歷史是不能被遺忘的,我們不能改變歷史,但我們可以加倍努力竭力振興中華,為中華繁榮而讀書。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發奮讀書,盡力讓老師滿意,讓學校滿意,讓社會滿意,讓國家滿意。一個全新的明天等著我們去創造,一個全新的未來等著我們去建設,一個全新的世界等著我們去拼搏。“少年強,則中國強”,為了擺脫落后的局面,我們一定要加倍努力。“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一個全新的、由我們打造的新世界,必將完美地呈現在世人的面前!讓我們高舉雙手,迎接這個新世界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