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可貴的情懷——訪軍事歷史文物收藏愛好者黃明明
作者:郭正德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1-12 瀏覽次數:8017
獻給爺爺的挽聯
作者:林星星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1-11 瀏覽次數:8034
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作者:郭家寧 王衛華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28 瀏覽次數:8018
續范亭:毛澤東親書挽聯的中共秘密黨員
作者:呂春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24 瀏覽次數:8018
跨海轉移傷病員
作者:肖流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24 瀏覽次數:8015
國民黨重點進攻山東解放區的時候,山東所有縣城幾乎都被國民黨軍隊占領了,形勢比較嚴峻。為了保存干部,軍區決定把排以上傷病員干部轉移撤退到東北解放區去。
抗戰時期的鄂豫邊區建設銀行
作者:李克申 任儒舉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24 瀏覽次數:8031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抵制偽幣在根據地市場流通,發展鄂豫邊區生產,鞏固邊區金融基礎,1941年6月15日,創辦了鄂豫邊區建設銀行。
方強烈士的真名袁文彬
作者:張漢林 茅永懷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24 瀏覽次數:8023
鹽東縣曾有個“方強區”,大豐縣曾有個“方強公社”和“國營方強農場”。您知道這個名字的來歷嗎?方強又是什么人?他的本名是……本文將告訴您。
威震通西兩虎將
作者:戴鵬飛 邱允楨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22 瀏覽次數:8015
宋祖望和陳彥明,在抗戰時期的南通天生港、唐家閘一帶通西地區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們同有一顆為工農的紅心,同是共產黨員。他們雖然犧牲了,但光輝的形象永存,動人的事跡永存,不朽的斗爭精神永存。
地下黨掩護我化裝北撤
作者:夏熙敬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20 瀏覽次數:8018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蔣介石國民黨為了搶占勝利果實,對共產黨的軍隊提出很多限制。新四軍軍部要求我們七師先撤退到蘇北。組織上對一些隨部隊轉移有困難的同志,決定讓他們化裝經敵占區,再轉移到蘇北根據地。我便是其中之一。
視死如歸的鄭明德
作者:江楓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0-14 瀏覽次數:8014
鄭明德1925年出生在一個革命家庭里,她的父親鄭海嘯是中共平陽縣委書記。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黨的教導,使她很小的時候就懂得了很多革命知識和道理,還經常幫助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