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泗陽父子雙烈士
作者:姜田兵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4-15 瀏覽次數:8329
日月如梭,時光模糊了往事。然而,大運河畔吳粹軒、吳森仁父子為抗日反頑英勇獻身的事跡,卻始終在蘇北泗陽大地廣為傳頌。
走出書香門第 追隨心中理想
作者:何炳英 童水奎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4-03 瀏覽次數:8327
高醒華,一位享有革命軍人和人民教師光榮稱號的95歲老人,健在的離休老干部。他追求革命信仰、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劉老莊大胡莊兩個82 英烈群體之比對
作者:榮師竹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3-05 瀏覽次數:8399
清明前夕,筆者以崇敬英烈之心查閱相關史料,試從兩個82 英烈群體比對的獨特視角,探尋兩者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而揭示新四軍鐵血忠勇對奮進新時代的重大作用。
華中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領導視糧食為大事
作者:孫維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1-21 瀏覽次數:8329
抗戰時期,華中抗日根據地黨政軍領導十分關心老百姓生活,緊抓糧食生產,幫助秋播夏收,保護糧食安全,打擊敵人,帶頭節約,懲處貪污,留下諸多佳話。
新四軍首場攻打縣城的戰斗
作者:宗晨婕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2-10 瀏覽次數:8329
1938 年8 月,新四軍第一支隊為配合友軍對蘇南丹陽、武進的作戰,決定以第二團主力襲取距南京僅45 公里的句容縣城。這是新四軍進入蘇南敵后首次攻入日軍所占縣城的戰斗,創下了敵后攻打日軍占領縣城的戰斗先例。
聽父親講長征的故事
作者:劉凱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2-10 瀏覽次數:8328
小時候,父親經常和我們講紅軍長征的故事,總讓我們無比震撼和感動。父親所在的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在長征中,先后翻越了13 座大雪山,最高的山海拔5000 多米。
那年,新四軍另辟了一條地下交通線
作者:田甜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15 瀏覽次數:8326
新的地下交通線建立后,徐楚光進入軍學司任上校(點驗)科長,多次赴蘇北地區點驗偽軍,借機查訪地下交通線的運行狀況,有時去根據地送遞情報、向領導匯報工作。
從瑤里談判到瑤里整編
作者:彭遠漢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5 瀏覽次數:8327
1938年1月初,皖浙贛邊各支游擊隊在瑤里集中后進行了整編。1月13日,陳毅專程到瑤里看望了部隊,召開了邊區游擊隊和地方黨組織的負責干部會議,傳達了黨中央關于工農紅軍和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決定,傳達了南方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的具體指示。
沒有新四軍就沒有大豐縣
作者:陳海云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5 瀏覽次數:8327
大豐是革命老區,地處鹽城東南黃海之濱,是新四軍創建華中根據地中劃建的新邑,原名臺北縣(東臺以北)??梢哉f沒有新四軍,也就沒有后來的大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