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血染大胡莊 英名萬古傳
作者:陳伯新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7-07 瀏覽次數:8019
70年來,歷史沒有忘記大胡莊戰斗,后人沒有忘記82英烈。1987年,大胡莊戰斗的舊址上豎起了六米多高的烈士紀念碑,碑文是:大胡莊戰斗八十二烈士永垂不朽。從此,大胡莊和劉老莊兩座烈士紀念碑,就像一對巨人兄弟東西遙望著屹立在淮安大地上。
霧海遇敵艦
作者:胡亦男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7-01 瀏覽次數:8024
60多年前,灘滸島上的男女老少以生命作擔保,從敵人的軍艦上救下了東海游擊總隊戰士,這個體現軍民魚水深情的真實故事,至今仍在灘滸島上流傳。
江淮銀行籌組的前前后后
作者:任崇海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20 瀏覽次數:8018
華野六縱淮海戰役盡展雄風
作者:史乃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19 瀏覽次數:8039
打造雪楓刀
作者:曹鴻茂 孟秀玲 周善平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12 瀏覽次數:8020
1941年8月1日,新四軍第四師騎兵團成立了。騎兵團傾力打造符合實戰而又具有新四軍特色的馬刀,為了表達對彭雪楓師長的感激和尊敬,騎兵們美其名曰“雪楓刀”。好馬、快刀配好鞍,為騎兵團成為鐵騎勁旅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緬懷石河西戰斗犧牲烈士
作者:吳志峰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12 瀏覽次數:8018
三槍撂倒日軍三個狙擊手
作者:施斯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10 瀏覽次數:8019
張大路——張愛萍早期開展抗日活動的重要陣地
作者:胡興臣 焦秀鑾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06 瀏覽次數:8020
張愛萍將軍從1939年7月到津浦路東至1940年9月1日任新組建的八路軍五縱隊三支隊司令員,挺進蘇北,開辟淮海、鹽阜,開辟皖東北抗日根據地并取得輝煌戰果。這期間,位于靈璧縣中部的張大路成了張愛萍將軍開展活動的一個重要陣地。
抗日勁旅新四軍第四支隊
作者:陳太榮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5-30 瀏覽次數:8048
我以我血祭江南
作者:瞿鼎滋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5-30 瀏覽次數: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