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新四軍杰出的文藝戰士李增援
作者:吳耀庭 陳海云 孫加永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5期 日期:2013-11-05 瀏覽次數:8425
在江蘇省大豐市西團鎮,長眠著一位抗擊日軍壯烈犧牲的文化戰士——新四軍一師戰地服務團劇團主任李增援。他是在中國抗戰史上略遜于聶耳、冼星海等音樂名人的杰出文藝工作者。然而,為國捐軀40余年,烈士榜上竟無名。上世紀80年代,經過黨史工作者的反復調查,李增援的烈士身份終于得以證明。
李一氓:文武一“氓”軍中吟
作者:劉小清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6期 日期:2013-11-01 瀏覽次數:8540
朱理治為創建豫鄂邊區奠基
作者:郭仁杰 責任編輯:劉順發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5期 日期:2013-10-31 瀏覽次數:8386
朱理治,江蘇南通人,1907年生,192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初期,他堅決貫徹執行中共中央的正確路線,開創和發展了以豫鄂邊區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敵后游擊戰爭,為奠定中國共產黨和新四軍在豫鄂邊區乃至中原的戰略地位,尤其是為創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做出了卓越貢獻,奠定了新四軍迅速發展的基礎。
赤旗高擎色永紅 ——閩西蘇區的創建者鄧子恢
作者:葉介甫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6期 日期:2013-10-31 瀏覽次數:8502
黃源鼎力傳承新四軍文化血脈
作者:劉小清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5期 日期:2013-10-28 瀏覽次數:8449
他是魯迅的學生,曾以一位戰地記者的身份采訪新四軍。他以一個記者的獨特視角,用文學記錄新四軍戰斗生活的動人故事,即使在嚴峻的斗爭形勢下,仍不忘記錄下戰斗的每個瞬間。他,就是新四軍的文化戰士黃源,以他的熱情、勇敢和執著詮釋了別樣的人生。
戰將吳信泉軍政兼優名揚鹽阜淮海
作者:柳莎 責任編輯:劉順發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10-18 瀏覽次數:8454
硝煙中的歷練——“財經泰斗”顧準在抗日根據地
作者:劉小清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17 瀏覽次數:8411
顧準,這位當代中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國內提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第一人,在年少時也曾有過一段軍人經歷。那就是抗戰時期他曾加入新四軍,活躍在抗日根據地,嶄露出高超的經濟理財才能,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皖南事變著名英烈朱鏡我
作者:魏冉 責任編輯:劉順發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10-17 瀏覽次數:8560
名將黃克誠:蘇北抗戰掃敵頑
作者:穆欣行 責任編輯:劉順發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3期 日期:2013-10-16 瀏覽次數:8391
開國大將黃克誠,一生戰事頻仍, 從參加北伐、湘南起義,到二萬五千里長征;從抗日戰爭到遼沈戰役,驍勇善戰,功勛卓著。特將黃克誠率新四軍三師健兒與蘇北根據地軍民,喋血抗日之片斷,特寫如下。
鄒韜奮在新四軍抗日根據地考察記
作者:陸靜高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紀實》2013年第4期 日期:2013-10-16 瀏覽次數:8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