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甲午戰爭120周年祭
作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 日期:2014-07-25 瀏覽次數:8328
中日甲午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以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為序幕,以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的簽訂為結束。日本大勝,中國慘敗,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真愛如山 ——記安徽省陸軍預備役師某團副參謀長王現偉
作者:葛遜 茯苓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7-25 瀏覽次數:8328
創造這生命奇跡的人,是一名普通軍人。一名普通的軍官,何以贏得江淮八千多萬人民群眾的一致推崇?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賀懋燮主任介紹說:大愛無聲,真愛如山。從王現偉身上,我們看到了當代革命軍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價值追求。愛的對面還是愛。王現偉播種著愛,也收獲著愛。
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農業經濟建設
作者:韋澤洋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7-25 瀏覽次數:8330
關露:化作塵露也風流——讀新四軍情報工作者關露詩作
作者:祝新漢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2014年第5期 日期:2014-07-24 瀏覽次數:8329
我的老師周保瑞
作者:湯冠雄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7-24 瀏覽次數:8327
贊歌一曲為君奏——懷念戰友王鋒
作者:章人旺 陳生榮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2014年第5期 日期:2014-07-24 瀏覽次數:8337
王鋒與新中國同齡,他曾是時任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的“座上賓,他曾和時任濟南軍區政委、后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遲浩田上將留下互相擁抱的“親密照”。2009年王鋒退休后,擔任溫州中共黨史學會、溫州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理事,他充分發揮自己“老新聞”的特長,致力于為研究和宣傳黨史軍史發揮余熱。
巧捉叛徒華威
作者:卞新北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7-24 瀏覽次數:8329
東臺縣城里的悅來旅社,在日偽時期是全城比較高檔的旅館,來往客人大多有錢有勢。1941年9月的一天,偽十九師師部送來了一個姓華的客人,并向旅社老板鄭重交代,這位“華先生”是偽十九師田師長的親戚,要好生招待,不得怠慢。受到日偽軍如此重視的“華先生”,真實姓名叫華威,曾任新四軍蘇中二分區臺北縣獨立團政治處主任,后調分區政治部工作。
這樣的“傻瓜”真可愛
作者:俞天昌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2014年第5期 日期:2014-07-23 瀏覽次數:8327
過去,我對邵漢領并不十分了解。通過最近四五年的接觸,我對他是真心地敬佩和崇敬。我為邵漢領在耄耋之年,這樣勤勤懇懇、默默無聞地為黨工作的精神所感動,總想為邵漢領寫點什么。邵漢領卻說:“我這個小人物,平平庸庸有什么好寫的呀!”我說:“你一輩子都寫別人的事,這次就讓我寫一點你的事吧。”這就是我寫此稿的初衷。
使命與開拓——南京軍區司令部農副業基地發展紀事
作者:陳冠豪 周小明 王正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2014年第5期 日期:2014-07-23 瀏覽次數:8337
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輝煌壯舉;然而,就是這些身著軍裝的青年軍人,肩負著為軍區機關和部隊農副產品供應的服務保障重任。他們把寶貴的青春年華、信念理想、智慧力量,同稻菽、果蔬、花卉、魚蝦緊緊地凝結在一起,不斷開拓進取,收獲著一個又一個春華秋實。
蘇區鹽事
作者:王衛斌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7-23 瀏覽次數:8328
俗話說:“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樣東西中食鹽更是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性,關乎國計,維系民生。平時,它是人民群眾的生活必需品;戰時,可作為對付對手的一種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