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我的老師周保瑞
我的老師周保瑞
作者:湯冠雄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7-24 瀏覽次數:8327
周保瑞是我初中時的老師,逝世20周年了。
新中國成立初期,說起周保瑞老師,在海門的縣、區、鄉三級干部以及全縣文化知識界中,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縣委首任宣傳部部長,具有較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善于做思想工作。他待人謙和,平易近人,黨內外口碑很好。我和周保瑞老師有過難忘的交往,雖然60多年過去了,往事仍歷歷在目。
一場虛驚,凸現共產黨人本色
1945年,我在壩頭鎮東北海光中學和常樂鎮海霞中學讀書。日本宣布投降以后,長興鎮據點里的日偽軍龜縮到三廠鎮去了,學校所在地區有了相對穩定的局面。周老師調來海西區工作,常來我們學校給師生作報告,后兼任了啟光中學教師。1945年10月,在周老師親自組織領導下,搞了一場由啟光、海光、海霞三所中學參加的文藝匯演,以慶祝抗戰的勝利,地點就選在長興鎮西北的啟光中學。
中共海西區區委對這次文藝匯演十分重視,特派了一個排的武裝做保衛工作。上午會場一切正常,下午演出到兩點多鐘,崗哨方向突然傳來一聲槍響,會場頓時混亂起來。人們以為是已龜縮到海門縣三廠鎮的日偽軍又來了,大家驚慌失措向場外奔跑。啟光中學三面環水,水面又寬又深,只有一條唯一的通道。但數百人擠在一起,亂作一團,情況危急。此時,只見周老師登高一呼:“大家不要亂!不要擠!大家放心,有部隊保護著我們,我們一定能安全撤出的。”同時沉著鎮定有條有序地組織群眾疏散,直到群眾全部安全撤完。
此時得到準確情報,原來,負責放哨的戰士見橫河南有一騎自行車的人經過,便令他下車,此人沒有及時下車,哨兵便鳴槍警告。后經查問,是個老百姓,就此造成了這場虛驚。但卻讓我們看到了周老師臨危不懼、敢于擔當、善于組織、勇于指揮的優秀品質,凸顯了一個共產黨人的本色,令人敬佩又感動。
循循善誘,平易近人使我終生難忘
1949年1月,海門全境解放,我當時在錫類中學讀書,真是有緣,擔任縣委宣傳部長的周老師,又兼任我校初高中的政治課教師。那時海門社會秩序尚未穩定,國民黨反動宣傳對社會的影響還未消除,社會各階層的思想較復雜,必然會影響到學生中來。周老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實際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回答:比如共產黨的性質、革命的目標,國民黨的反動本質,什么是革命的人生觀,青年學生應該確立為人民服務、為解放全中國而努力學習的思想等。通過周老師的諄諄教導,廣大學生思想覺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周老師生動的啟蒙教育方式深深地留在我的記憶中!
1949年5月25日一大早,周老師從縣委直奔我校,召集初三和高中三個年級師生約300人,宣讀了新華社關于上海解放的消息。當天夜里全縣(縣治地)以中小學師生為主和部分群眾舉著火把進行了慶祝上海解放的游行,第二天晚上,以海門中學師生為主,在縣委廣場舉行了文藝演出。這兩個大型群眾性活動都是在縣委的領導下由周老師親自組織主持的。
1951年,周老師被送至華東局黨校學習,后來就留在華東局組織部工作。1952年至1953年間我有機會去上海和他見過多次面,他總熱情地接待我,動情地一起回憶往事,親切地暢談友情。
周老師1954年調外交部工作,1957年底,我在北京總后勤部工作時,去中央直屬機關見到了他。周老師在百忙之中接見了我,雖然時間短暫,但他對我已是知己如親人,他告訴我即將赴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館任一等秘書的消息,我深感親切!
1966年周老師在巴基斯坦國大使館工作期滿回國,不久就為國家主席劉少奇出訪柬埔寨、緬甸、泰國、阿富汗亞洲四國做有關準備。待到劉少奇訪問回國,“文革”開始了,劉少奇被打成了走資派,周老師也被下放到外交部的一個農場勞動,直到調任山東省外辦工作為止。
1975年5月13日,我已轉業到了地方工作,因公出差,途經山東,第四次造訪周老師。故人相會倍感親切,他和我敘談了整整一個上午。下午周老師還親自陪我逛了濟南的一些景點。
1992年周老師在濟南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從此使我痛失一位良師益友。但其共產黨人的光輝形象和高尚品質,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