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金榜題名是艷鳴
作者: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6 瀏覽次數:8413
昔日軍醫,成為楹聯創作高手。魏艷鳴,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華對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江蘇省楹聯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江蘇楹聯》執行主編、“江蘇十佳女詩人”,她還出版了詩聯作品集《燕鳴春風》《燕剪春風》。
新四軍百歲老壽星:王湘
作者:上海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6 瀏覽次數:8492
王湘,1942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第二年進入新四軍部隊的教導隊學習。之后,以教書為掩護,從事抗日宣傳活動。解放戰爭時期,歷經孟良崮戰役,參加了開封、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
從瑤里談判到瑤里整編
作者:彭遠漢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5 瀏覽次數:8426
1938年1月初,皖浙贛邊各支游擊隊在瑤里集中后進行了整編。1月13日,陳毅專程到瑤里看望了部隊,召開了邊區游擊隊和地方黨組織的負責干部會議,傳達了黨中央關于工農紅軍和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決定,傳達了南方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的具體指示。
沒有新四軍就沒有大豐縣
作者:陳海云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5 瀏覽次數:8454
大豐是革命老區,地處鹽城東南黃海之濱,是新四軍創建華中根據地中劃建的新邑,原名臺北縣(東臺以北)。可以說沒有新四軍,也就沒有后來的大豐縣。
一所鄉村小學的紅色傳承
作者:周華金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5 瀏覽次數:8419
鹽城是革命老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僅革命遺存就有248 處,“蘇北文化工作團陳列館”就是其中之一。
用紅色資源催生創新力量
作者:高行舟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4 瀏覽次數:8410
日前,該市老促會在專項調研、廣泛論證的基礎上,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用紅色資源催生創新力量”的專題報告,得到了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充分肯定。
許連長魂歸故里
作者:張華平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1 瀏覽次數:8432
1946 年9 月初,古運河畔的邵伯,碧水盈盈,綠樹成蔭,及腰的水稻開始拔節抽穗,大地一片蔥蘢。但大戰剛過,空氣中仍彌漫著一股硫磺和血腥味,因邵伯戰役剛結束,駐扎在邵伯的新四軍華中軍區十縱各部正緊張地進行戰后總結和休整。
潛伏者的勝利
作者:乾進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1 瀏覽次數:8432
晏子善部的30 多個特工人員都沒能跑掉,全部歸案。晏子善、謝正之,還有一個結巴子叛徒,被抗日民主政府依法處決。
他為革命保留下了“蘆蕩火種”
作者:李存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01 瀏覽次數:8423
1939年5月,葉飛率領新四軍六團以“江南抗日義勇軍”的番號進入常熟,這支隊伍被稱為“江抗”。9月,400多名常熟“民抗”加入了“江抗”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