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旋風將軍”韓先楚威震黑土地
作者:侯朝陽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1 瀏覽次數:8327
1913年2月,韓先楚出生于湖北紅安一個貧苦農家,1927年參加農民協會,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的炮火硝煙中,韓先楚從戰士做起,逐步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
上饒集中營斗爭史是新四軍軍史的一部分
作者:劉付生 章建人 徐敏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08 瀏覽次數:8324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上饒集中營斗爭是新四軍將士被俘后反頑斗爭的繼續,是新四軍軍史的一部分。
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紀事
作者:周淑娟 何圭襄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1-12 瀏覽次數:8329
56歲的胡大貴和55歲的胡軍英是同宗兄妹,兄妹倆一個是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的館長,一個是副館長。兩人為創辦運河支隊抗日紀念館已經奔波付出了10年。
黃克誠扭秧歌
作者:劉曉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2-10 瀏覽次數:8325
1945年4月,正值抗戰勝利前夕,蘇北鹽阜區抗日民主根據地第二屆參議會開幕。出席這次會議的議員多是地方黨政軍負責同志、社會名流、士紳賢達。黃克誠是新四軍第三師師長兼蘇北區黨委書記,鹽阜區參議會成立之始被推選為參議長。
為了新中國 再揚帆啟航——暢談新四軍暨華中抗戰勝利的歷史積淀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新貢獻
作者:劉順發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22 瀏覽次數:8324
我們以“新四軍與新中國”為題開展征文活動,以此來暢談新四軍對新中國誕生的偉大貢獻,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請專家、學者和熱心新四軍歷史研究宣傳的同志積極參與?!幷?/span>
我記憶中的老首長馬文考
作者:韋慶國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8-02 瀏覽次數:8329
20世紀80年代初,我有幸在馬老身邊工作3年。他是我服務的首長,卻更像老師和朋友。他雖然走了,但他的高尚品格、優良作風和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我的腦海里,時刻激勵著我前行。
無私無畏鑄忠誠——追憶新四軍老戰士、復旦大學原黨委書記盛華
作者:陳榮坤 陳立 陳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7-20 瀏覽次數:8324
1913年10月8日,盛華出生在江蘇儀征縣(今儀征市)一個革命志士家庭,年幼時就受父親——辛亥革命先驅盛白沙的影響,他把孫中山對父親的教誨“讀書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讀書”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周發言詩言抗日
作者:黃朱清 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21-04-07 瀏覽次數:8327
周發言念私塾時,第一位老師是他叔叔周明星,周發言跟他讀了五六年古文。來到新四軍部隊,在敵后游擊戰的間隙,周發言學習詩詞創作,以此抒發抗日救國的壯志豪情。周發言以詩詞創作抒情言志,抒發在共產黨軍隊里勇敢抗戰的熾熱真情,言表自己為挽救民族前途誓死戰斗到底的鋼鐵意志。
喬信明:“擔架司令”躺著也要上戰場
作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08 瀏覽次數:8328
喬信明(1909.3-1963.9),湖北省大冶縣人。1929年加入共青團,次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