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走出書香門第 追隨心中理想
走出書香門第 追隨心中理想
作者:何炳英 童水奎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4-03 瀏覽次數:8324
高醒華,一位享有革命軍人和人民教師光榮稱號的95歲老人,健在的離休老干部。他追求革命信仰、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高醒華老人在演奏古典音樂
高醒華,一位享有革命軍人和人民教師光榮稱號的95歲老人,健在的離休老干部。他追求革命信仰、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
高醒華祖籍浙江溫州,1928 年8 月12 日出生在上海。父親高覺敷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總編室主任編輯、多所大學心理學教授。高家在上海優渥的生活被一·二八事變中斷。商務印書館被炸毀,高父被迫離開上海到四川大學任教,高醒華與兄弟姐妹們隨母回到溫州老家。
高醒華舅舅的兒女們大都在抗戰初期投身革命。四表姐陳西喬到蘇北參加了新四軍,五表姐陳碧如擔任中共溫州婦女特支書記。五表姐在溫州工作期間,經常生活在高家,有時半夜三更把裝滿宣傳標語口號的麻袋悄悄地扛回家。高醒華還幫五表姐送過一些秘件,五表姐成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啟蒙人。
1947 年,高醒華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南京金陵大學。革命烈火在他心底熊熊燃燒,他決心參加革命,“找五表姐,送我去革命根據地”。1948 年暑假,高醒華赴上海,終于與五表姐聯系上了。一天,突然來了一輛轎車,把高醒華接到一個大飯店,接著又有人帶他來到一幢高樓下,對他說:“你姐在三樓,上去吧。”高醒華徑直上了三樓,過了一道又一道門,直到最后一道,門一開,一個身著艷麗的綢緞旗袍,腳穿高跟鞋,戴著墨鏡的貴婦出現在眼前。高醒華正納悶眼前的人是誰時,“阿醒,你來啦!人長高了,樣子沒變……”親切熟悉的聲音,原來眼前的闊太太竟然是多年未見的五表姐。高醒華又驚又喜,連忙向她說明了來意。“你真的不想讀書了,未來的社會需要讀書人,讀書也是革命……”五表姐像長輩一樣勸告著。“不,我要到根據地去,我要參加游擊隊……”高醒華堅定地說。五表姐思考后,果斷地說:“那你去找表兄陳渭生,帶你進山。這里你不能待太久……全國勝利后再見。”短短的幾分鐘便結束了談話,五表姐手一揮,微笑著與高醒華握別。
高醒華回到溫州后,按照五表姐說的聯系方法,通過表兄,終于找到了永嘉縣委書記曾紹文。高醒華如愿以償地參加了人民武裝,成為永嘉縣委警衛隊的一名文化教員。
當時部隊士兵絕大多數沒念過書,而高醒華不僅文化功底厚而且說、拉、彈、唱等文藝表演也是強項。他給戰士們上文化課,教唱革命歌曲,編墻報。
1949 年2 月23 日夜晚,中共永嘉縣委機關從底心坳移駐田塘頭。24 日上午11 點,在大家吃中飯時,交通員突然送來了一份緊急情報:永嘉縣委機關駐地遭到10 倍于我的敵軍包圍。隊長邵光榮吹響了緊急集合的哨子,大家立即放下碗筷,迅速站隊待命。縣委書記曾紹文下達了作戰命令:“敵人來得十分迅猛,我們要立即上山阻擊敵人,掩護縣委機關安全撤離……”高醒華與戰友們飛也似地向田塘頭后山跑去,敵軍的子彈從頭頂飛過,大家立即開火應戰。高醒華與一部分戰友還是第一次上陣,心里不免緊張。而恰恰這時,那支30 年代老馬槍出了故障,子彈緊緊卡在槍栓口,推不進,拉不出,高醒華急得滿頭大汗,不知所措。老兵定旺把自己的三八式步槍換給高醒華使用,迅速地排除老馬槍的故障后又還給高醒華。戰場上槍就是戰士的第二條生命,高醒華為戰友生死相依的情誼而感動,倍增戰斗意志。
來犯敵人有近千人,裝備精良,不僅有輕重機槍而且還配有六○炮。而警衛隊僅有49 人,除步槍外,每班只有1 挺輕機槍,處于敵眾我寡的態勢。為保存力量延緩阻擊時間,給縣委機關爭取更多的撤退時間,高醒華向指揮二三班作戰的朱大翠建議:“敵人的炮火厲害,應利用大霧掩護,我們向后山制高點運動轉移,敵人的重武器上不來,以避開敵人猛烈的炮火。”朱大翠采納了這個意見,警衛隊戰士在大霧迷漫中成功轉移至后山高地。
激戰一直持續到下午3 時左右,就在濃霧漸漸散去時,警衛隊員們驚喜地發現趕來增援的十三區隊與老區的民兵出現在周圍多處山頭高地,他們居高臨下,火力猛烈直逼敵陣。傍晚5 時左右,縣委機關已安全轉移。
此時,天開始下起大雨,高醒華與戰友們艱難地進行雨夜行軍,25 日早上9 點終于安全抵達目的地——石榜山。
1949 年5 月7 日,浙南游擊縱隊解放了溫州全境,高醒華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被破格提拔為浙南游擊縱隊二支隊一大隊三中隊政治指導員。接著,部隊奉命馬不停蹄地開赴文成山區剿匪。當年8 月,浙南游擊縱隊整編為浙江軍區警備旅,高醒華所在的三中隊,按序列整編為警備旅一團二營六連。休整一月后,即勝利解放了甌江口的靈昆島。
1950 年初,高醒華親歷了靈江口、北帶門、北江山等戰斗。由于高醒華擅長于部隊政治工作,被調任團政治處宣傳干事、師政治部文化干事。他勤于動筆,時時在師政治部《戰友報》上發表文章。有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實際成績》,發表在1951 年9 月浙江軍區政治部《華東前線》的副刊《軍中文藝》上。
1953 年5 月,高醒華從部隊轉業至浙江省教育廳工作,1959 年調任桐廬中學任教,后擔任副校長兼教導主任,離休后,出任浙江西湖琴社副社長。著名古琴演奏家、音樂學博士吳文光先生這樣評價他:他并沒有虛度他的一生。除了追隨心中的理想而在文教事業中奉獻了他的力量,他還在古琴音樂的普及方面做出了扎扎實實的成績。他是一位為弘揚中華傳統音樂做出杰出貢獻的德藝雙馨的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