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彭德懷在朝鮮前線的最后時刻
作者:張明金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7-04 瀏覽次數:8328
彭德懷在參加完《朝鮮停戰協定》簽字儀式后,突然決定要到馬踏里東南山距離美軍陣地不到300米的前沿陣地視察,看望抗美援朝戰爭中打勝最后一仗的指戰員……
朱履先在黃橋戰役中
作者:朱亞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15 瀏覽次數:8327
朱履先的名字一直和黃橋戰役聯系在一起,作為“黃橋首戶”,他為黃橋戰役的完勝作出了貢獻。
珍貴無比的景德鎮“抗戰瓷”
作者:彭遠漢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13 瀏覽次數:8331
愛國的景德鎮瓷業工人面對日軍飛機頻繁轟炸,一直堅持生產各種題材的“抗戰瓷”。時至今日,抗戰瓷已經成為歷史的見證,見證著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見證著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頑強斗志。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抗戰瓷不僅具有珍貴的收藏價值,而且是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抗戰瓷既是時代的記憶,也是全民抗戰的有力見證。
1947—1949:歷史的轉折
作者:傅寧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09 瀏覽次數:8325
無數革命先烈的鮮血換來這一天,無數共產黨人的奮斗贏得這一天。這一天,毛澤東親手升起五星紅旗,終結了中華民族百余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
民族資本家紀振綱支持陳毅江南抗戰的往事
作者:周再興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5-30 瀏覽次數:8325
新四軍不會忘記紀振綱,茅山人民不會忘記紀振綱。中華民族永遠不會忘記那些為了國家獨立、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慷慨解囊、無私奉獻、奮斗獻身的前輩先驅。
曾希圣——我軍技偵情報工作的創業人
作者:陸德生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5-11 瀏覽次數:8327
曾希圣同志早在1922年就參加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后又投身北伐。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白色恐怖籠罩全國時,曾希圣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表明了為黨的事業奮斗終生的決心和信念。本文主要介紹曾希圣對我軍技偵情報工作作出的杰出貢獻。
一首創建蘇北抗日根據地的高昂序曲——紀念郭村保衛戰勝利80周年
作者:林金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4-14 瀏覽次數:8327
在被稱為“東進序曲”的郭村保衛戰勝利80周年之際,進一步了解郭村保衛戰發生的歷史背景,重溫那段激動人心的戰斗歲月,探索其勝利的偉大意義,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指示,弘揚鐵軍精神,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意義。
泰興抗日根據地實施“新鄉制”的回憶
作者:葉明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23 瀏覽次數:8333
“新鄉制”是1941年至1943年間,發生在蘇中抗日根據地由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參與、以基層政權創建為重點的紅色根據地建設運動。本人作為“新鄉制”運動的參與和見證者,對此歷史片斷作些粗略回憶,以供后人研究。
弘揚海霞精神 創新強軍之路——紀念“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建連六十周年
作者:陳海鷗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20 瀏覽次數:8328
今年6月20日是“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建連60 周年紀念日。1978年9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軍區為該連記集體一等功,并授予“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榮譽稱號。
“到武漢打怪獸”的許鵬“回家”了
作者:陸榮春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08 瀏覽次數:8326
誰承想,這個打“怪獸”的鮮活生命,卻戛然而止于2020年春天的一個雨夜。這位妻兒眼中的“超人”,將無畏人生定格在支持武漢抗擊疫情的救援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