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一塊金懷表——閩北紅軍司令員吳先喜烈士的故事
作者:李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8-27 瀏覽次數(shù):8334
2013年12月,上海某賓館。新四軍黃橋戰(zhàn)役紀念館的工作人員與原上海警備區(qū)政委、黃橋戰(zhàn)役時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一縱第一團政治委員劉文學老首長的后代相談甚歡。
他曾經(jīng)是新四軍采購員——訪九十八歲高齡的新四軍老戰(zhàn)士胡景濂
作者:龔玉和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8-25 瀏覽次數(shù):8333
5月2日,我們到浙江溫州訪問了新四軍老戰(zhàn)士胡景濂,請他談?wù)剠⒓有滤能姷墓适隆:想m已98歲高齡,但耳聰目明,思維清晰,非常健談。
一生兩次北侖情結(jié)
作者: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wǎng) 日期:2021-08-24 瀏覽次數(shù):8329
蕭群,寧波市新四軍研究會副會長。祖籍浙江定海,父母旅居國外,蕭群生在泰國。因祖父去世,蕭群回國奔喪。這時候,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戰(zhàn)火紛飛,日軍的鐵蹄長驅(qū)直入,淪陷的城市越來越多,交通中斷。無奈,蕭群留在了家鄉(xiāng),和父母天各一方。
讓革命文物說話讓紅色歷史再現(xiàn)——關(guān)于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的調(diào)查與思考
作者:胡遵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8-23 瀏覽次數(shù):8331
金寨縣地處安徽西部、大別山腹地,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fā)源地,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縣、全國第二將軍縣。長期的革命斗爭、偉大的革命實踐,使金寨縣產(chǎn)生并留下了豐富多彩、積淀深厚的革命文物資源。
大胡莊戰(zhàn)斗是鐵軍精神的生動寫照
作者:劉國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8-23 瀏覽次數(shù):8325
發(fā)生在1941年4月26日淮安區(qū)菱陵鄉(xiāng)大胡莊的一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zhàn)斗,譜寫了一首氣壯山河的壯麗詩篇,被譽為“鐵軍精神的一次生動寫照”。
泗沭“芳華”
作者:洪聲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8-02 瀏覽次數(shù):8331
電影《芳華》講述的是發(fā)生在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一個部隊文工團的故事。而我今天要講的則是發(fā)生在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一個部隊文工隊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當時烽火連天的宿遷大地——
緬懷王鵬烈士
作者:劉君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8-02 瀏覽次數(shù):8332
王鵬生于1906年,浙江長興縣煤山鄉(xiāng)四都村人。1943年底,新四軍于煤山開辟抗日根據(jù)地,王鵬投身革命,他宣傳、發(fā)動、組織群眾,進行“二五”減租、籌糧支前,動員青年參軍,帶領(lǐng)民工擔架隊支援新四軍攻打孝豐城。
我記憶中的老首長馬文考
作者:韋慶國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8-02 瀏覽次數(shù):8338
20世紀80年代初,我有幸在馬老身邊工作3年。他是我服務(wù)的首長,卻更像老師和朋友。他雖然走了,但他的高尚品格、優(yōu)良作風和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我的腦海里,時刻激勵著我前行。
無私無畏鑄忠誠——追憶新四軍老戰(zhàn)士、復旦大學原黨委書記盛華
作者:陳榮坤 陳立 陳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7-20 瀏覽次數(shù):8334
1913年10月8日,盛華出生在江蘇儀征縣(今儀征市)一個革命志士家庭,年幼時就受父親——辛亥革命先驅(qū)盛白沙的影響,他把孫中山對父親的教誨“讀書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讀書”作為自己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