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過橋
作者:朱魁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10 瀏覽次數:8327
1944年冬,蘇聯紅軍對德作戰節節勝利,日本在太平洋戰事中連連失利。應對國際反法西斯戰爭的大好形勢,我地方武裝隨之日趨活躍,經常主動出擊,在交通線上伏擊敵人,有力地打擊了日寇“清鄉”、“掃蕩”的瘋狂氣焰。
片片紅帆向國防 ——新四軍老船工崔廣明與“紅帆船”的故事
作者:沈為民 劉春陽 陳曙光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09 瀏覽次數:8329
弶港,江蘇省東臺市的一座天然漁港,風光秀美,以漁業發達而聞名,素有蘇北“小香港”之稱。當年,新四軍蘇中海防團曾駐守此地。八旬老船工崔廣明從14歲開始投身革命,為我黨我軍創建的早期海上武裝力量新四軍蘇中海防縱隊修造軍運作戰“紅帆船”。進入古稀之年,他仍念念不忘那段歷史,傳續著“紅帆船”的故事。
我的異姓姐姐吳秀
作者:胡正明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09 瀏覽次數:8327
發揚老區精神 建設綠色家園
作者:浙江省上虞市嶺南鄉黨委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06 瀏覽次數:8329
滔滔曹娥江,潺潺陰潭溪,青青覆卮山。在曹娥江支流陰潭溪兩岸,覆卮山腳下有一塊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民豐物饒、人杰地靈的土地,她就是浙江省上虞市的南大門——嶺南鄉。
我的伯父蔣文華烈士
作者:黃麗敏 責任編輯:束華靜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06 瀏覽次數:8341
陶勇“伏虎”記
作者:毛冀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06 瀏覽次數:8332
新四軍與八路軍的幾次會師
作者:尹化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05 瀏覽次數:8331
1940年11月,新四軍與八路軍在蘇北的會師,打開了蘇北抗戰的新局面,其實在這前后,兩軍的不同部隊在不同地點還有多次會師。
一位永不止步的老紅軍 ——記鄭子雄同志的奉獻精神
作者:王高步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05 瀏覽次數:8334
“耿車模式”的前前后后
作者:李陽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05 瀏覽次數:8339
“鳳還巢”大顯身手——記淮安市棉花莊鎮大福村黨總支書記李松
作者:淮安市淮陰區老區開發促進會 責任編輯:黨亞惠 來源:《鐵軍》 日期:2015-02-05 瀏覽次數:8332
李松,是一名朝氣蓬勃、富有創新精神的共產黨員。2008年春,他舍棄豐厚的工資待遇,毅然回到了家鄉淮安棉花莊鎮大福村,被選為村黨總支書記。任職期間,不拿鎮、村一分錢,三年內帶領群眾把大福村建成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