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袁隆平的讀書法
作者:高茵穎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23 瀏覽次數(shù):8332
袁隆平的讀書方法很特別:大聲誦讀。這種讀書習慣是在湖北漢口博學中學時養(yǎng)成的。讀高一時,學校舉行了一次演講比賽,袁隆平是班級的參賽選手之一。
扎實推進新時代的全民閱讀
作者:柳斌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22 瀏覽次數(shù):8333
處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既感到備受鼓舞,也深知責任重大,特別是在以現(xiàn)實的文化力量鑄造中華民族強大的精神支柱上,我們面臨的困難還不少,任重道遠。
《游褒禪山記》(節(jié)選)賞析
作者:云溪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22 瀏覽次數(shù):8329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xué)窈(yǎo)(1)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2)也,謂之后洞。余與四人擁火(3)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4)愈奇。有?。?)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
爭做“四種人” 蝶變富麗村——記習近平同志做“四種人”理念首發(fā)地浙江省淳安縣下姜村
作者:盧賢松 蘇英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18 瀏覽次數(shù):8333
2017年9月22日,中央電視臺四套播出了電視紀錄片《輝煌中國》之四《綠色家園》,生動形象地描畫了淳安縣人民沿千島湖四周建起150公里的綠色通道,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淳安縣被稱為“全球生態(tài)城”。
昔日貧困村今朝“綠銀行”——聽西馮村黨總支書記李治順講述花木草坪致富的故事
作者:潘春華欒繼業(yè)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18 瀏覽次數(shù):8331
1998年,后白鎮(zhèn)黨委、政府找到了辦煉油廠正紅火的退伍軍人李治順,希望他能勇挑重擔。李治順高票當選后不負眾望,20年間硬是把一個貧困落后的鄉(xiāng)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和“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
兩軍齊輝 壯麗海安——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舊址所在地之海安巡禮
作者:姚云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17 瀏覽次數(shù):8342
提起新四軍,大家的印象是縱橫在江淮之間的河網(wǎng)湖汊;說到八路軍,人們的感覺是馳騁在華北平原、晉冀魯豫的高山峽谷。在中國的抗戰(zhàn)歷史上,在江蘇海安卻有過一段兩軍并存,統(tǒng)一指揮,共同戰(zhàn)斗的歷史。
南莫鎮(zhèn)“鄉(xiāng)村板凳講習所”培訓十九大精神宣傳員
作者:嚴德本 印玉文 徐兵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17 瀏覽次數(shù):8330
2017年11月9日,蘇中老區(qū)南莫鎮(zhèn)“青墩新石器遺址”前的小廣場上,幾十名村民搬來板凳,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如何宣傳好十九大精神。
金寨縣黨史軍史研究開發(fā)工作取得累累碩果
作者:胡遵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16 瀏覽次數(shù):8329
近年來,金寨縣黨史縣志檔案局立足獨特縣情、獨特優(yōu)勢,著力開發(fā)紅色資源、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在黨史軍史研究開發(fā)、宣傳教育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花費了大量心血,取得了顯著成績、收獲了累累碩果。
原二十八軍副政委李劍鋒——“不死,明天見!”何等革命豪情
作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16 瀏覽次數(shù):8334
李劍鋒,江蘇省邳州人,原二十八軍副政委。1926年11月出生,1941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8月入伍。
軍旅電影表演藝術家陶玉玲——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艷陽天
作者:沈黎明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15 瀏覽次數(shù):8334
2017年八一建軍節(jié)前夕,“2017年中國(南昌)軍事影視節(jié)”在江西南昌隆重開幕,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陶玉玲登臺表演了詩朗誦《人民是我心中最亮的星》,她那充滿軍旅真情的表演,深深打動了現(xiàn)場將士,大家紛紛稱贊她精神矍鑠,風采不減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