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去新四軍軍部攝影采訪
作者:吳寶基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11-03 瀏覽次數:8326
當年,我的父親吳寶基冒著被抓捕的危險,去皖南新四軍軍部,用手里的相機,將這支軍隊將士們學習、生產、生活的英姿定格在小小的膠片上,記錄下短短十天的歷史,并告知世人:中國有這樣一支抗日武裝,有他們中國才有希望!今天,1939年的影像記錄顯得如此的彌足珍貴。
搞糧食抓了六百俘虜
作者:陳鎖榮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9-25 瀏覽次數:8326
抗日戰爭勝利已經65年了,每想起戰爭年代的經歷,心情總難以平靜,特別是1945年初在浙江天目山一帶搞糧食時發生的那場戰斗,更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里閃現著,始終不能忘卻。
永遠年輕的父親——謝作林
作者:謝偉年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9-18 瀏覽次數:8325
1948年豫東戰役勝利結束后,7月25日我的父親謝作林舊傷復發,在前方野戰醫院(山東省聊城地區莘縣肖郭莊)救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年父親33歲,我還不到兩歲。
戎馬一生無所求——憶家父梁從學
作者:梁渤海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9-04 瀏覽次數:8326
在歡慶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喜慶日子里,我重讀原蘭州軍區副司令員吳華奪叔叔于36年前所作《悼念老首長梁從學將軍》一文,思緒萬千!吳華奪叔叔是爸爸的老戰友,老部下,1941年皖南事變后,爸爸任新四軍二師四旅旅長時,吳叔叔任四旅十一團團長。
鐵軍精神激勵徽州——記新四軍老戰士周克玉上將題詞
作者:汪曉東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29 瀏覽次數:8325
劉少奇與蘇北抗戰文藝
作者:孟波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8-14 瀏覽次數:8327
1940年3月,我從大別山沖破國民黨的重重阻撓,到達淮南路東半塔集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第二天就受到胡服(即劉少奇)同志的接見,從此有幸在他的領導下工作。他的諄諄教誨與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作風,使年輕幼稚的我受到莫大的教育。
離而不休勁未松——記安徽省淮南市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單星
作者:花學蘭 責任編輯:魏冉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26 瀏覽次數:8326
1940年,14歲的單星參加了新四軍。1948年,單星在戰斗中,負重傷,1949年5月轉業。1993年,單星離休,他始終關注淮南的經濟社會發展,并懷著深厚的感情研究和宣傳新四軍。十多年來,他用鐵軍精神感動社會各界,為革命老區、老礦區、貧困村以及老齡事業、青少年教育事業等做了很多有益事情。
重訪“故鄉”和含憶當年
作者:魯逸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6-26 瀏覽次數:8325
和含地區是新四軍七師老同志的第二故鄉。在中國共產黨90周年誕辰到來之際,江蘇省新四軍研究會第七師分會會長金星沐(正軍級)同志于5月18日率領原七師的老同志及家屬子女共17人,前往原皖江區黨委和含地委和新四軍七師所轄和含支隊司令部駐地和縣參觀、訪問。
神秘的客人
作者:王昊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5-13 瀏覽次數:8326
我的老家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薛園村王老莊,抗日戰爭時期位處淮海區抗日根據地內,是一個有著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
讀《鐵軍》 收益大
作者:宋國昌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4-24 瀏覽次數: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