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盛開在洪澤湖畔的五朵金花
作者:許衛國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2-22 瀏覽次數:8328
說她們是金花,是因為她們像金子的花一樣,永不凋謝,也不會褪色。她們在家庭是賢妻良母,面對敵人,她們是女中豪杰,巾幗英雄。她們和洪澤湖風雨中的浪花交相輝映,經久不衰。
我經歷的淮海戰役吳非遠
作者:吳非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2-21 瀏覽次數:8329
豫東戰役勝利后,我華野一縱隊奉命撤至隴海鐵路以北的魯西南地區休整,這時,營教導員趙舟同志對我說,要抽調我去參加縱隊組織的去后方醫院的慰問團,一方面代表縱隊首長慰問傷員,一方面動員已傷愈的同志歸隊。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務。
七女跳崖
作者:葉定裕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1-10 瀏覽次數:8333
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殊不知新四軍“皖南事變”中的“七女跳崖”,同樣可歌可泣。
導演“狗咬狗”
作者:劉以順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1-05 瀏覽次數:8329
1939年5月的一天上午,新四軍第一支隊司令部全體官兵正忙著幫助老百姓收割小麥。這時,通信員匆匆跑來,送給陳毅一份電報。
一面見證烽火歲月的兒童團旗
作者:楊曉璐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26 瀏覽次數:8328
在安徽省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的展廳里,陳列著一面醒目的旗幟。在由老土布縫制而成的藍色旗面上,精巧工整地繡著四個字:“鄉兒童團”。
六安紅色歷史的三個鮮明特征
作者:周芷帆 周邵年 韓建平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0-19 瀏覽次數:8326
六安地處大別山腹地、安徽省西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區。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六安市金寨縣時指出,這里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這是對六安老區在中國革命歷史進程中重要地位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不忘初心 繼續書寫改革輝煌——新四軍老兵胡萃華談改革開放40周年
作者:魏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7-19 瀏覽次數:8328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變化日新月異,許多親歷戰爭的老人在安享晚年時,經常感慨萬千。到達胡萃華老人家中時,她的兒子葉偉承熱情地招呼記者進門。胡老面貌清癯、精神矍鑠,尤其是清晰的思維與平易近人的風格,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墊湖的大包干是逼出來的!——回眸“江蘇農村改革第一村”的風雨歷程張惠春
作者:張惠春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7-16 瀏覽次數:8334
稻黃蟹肥的豐收時節,筆者來到革命老區泗洪縣上塘鎮墊湖村。極目遠眺,只見一片片金色的稻浪隨風搖曳,一排排新穎別致的兩層樓房次第排開,一幅幅全面小康的美麗畫卷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