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盱眙舊事
作者:丁立高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7-06 瀏覽次數:8324
1939年2月,方毅以中央派出的4個社會調查小組之一的組長身份進駐盱眙,建立抗日根據地。一年后的4月,殷森和王宇、張焰等同志,隨盱眙縣第一任縣長余紀一也來到了盱眙。
蔣校長的青春歲月(散文)
作者:佘朝潔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6-09 瀏覽次數:8326
蔣校長從小學退休回家的時候,我還是蘇北農村的小學生,因為暑假到城里叔叔家玩,所以與蔣校長有了一面之緣。
心中要裝著讀者——關于本期《鐵軍·故事》編輯中的一點想法
作者:徐良文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4-15 瀏覽次數:8324
編完本期《鐵軍·故事》,產生一點聯想,想與作者和讀者作一交流,以期共同把這一欄目辦好。其實在一本雜志中,編者、作者、讀者是三位一體的,想辦好一個刊物,缺失任何一方,雜志都將成為無本之木。
先富帶后富——富場主攀上了窮朋友
作者:徐守祥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3-08 瀏覽次數:8326
2018年11月20日,啟東市老促會對殘疾人、金鑫家庭農場主朱云飛的扶貧項目進行了驗收。他們從10個扶持的貧困戶中隨機抽查了黃志輝、黃志兵、陸培培、沈岳、張春榮5個貧困戶。所到之處,被扶持的貧困戶對朱云飛的無私幫扶贊不絕口,夸朱云飛是他們的福星。
“借雞生蛋”:致富路上手挽手——海安老促會扶貧紀實
作者:康傳廣 陸平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3-07 瀏覽次數:8325
江蘇省海安市興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是海安穗邦食用菌有限公司建立起來的,專業從事食用菌制種,示范帶動社員和周邊群眾種植香菇。
以創建紅色名村為抓手推進紅色基因傳承——慈溪市紅色名村創建工作探討
作者:慈溪市新四軍研究會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1-08 瀏覽次數:8325
通過紅色名村創建工作的探索、調研,我們深深的體會到:“紅色名村”的創建,充分調動了基層工作的積極性,挖掘了一批紅色遺址,保護和提升了一批革命勝跡,為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打下了堅實基礎。
“紅刊”是校外教育的好教材
作者:林金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10-25 瀏覽次數:8324
我是一位從教近40年的老教育工作者,2005年退下來后,便積極參與了全鎮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十多年來,我與《鐵軍》《大江南北》《銀潮》等“紅刊”結伴而行,在學習中感悟,在使用中求效,不僅讓自己的精神受到了洗禮,而且讓“紅刊”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好教材。現將自己學用“紅刊”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父親曬書
作者:余平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4-26 瀏覽次數:8326
父親曬書時我也會圍書而坐,逐冊翻撿。父親的書我有些看不懂,也有些看得懵懵懂懂。我貪婪地享受著讀書的快樂,伴隨我的有院子里梧桐樹上的聲聲蟬鳴,還有那懸在頭頂的太陽。
兵戰商戰 相通之道——記全國模范軍隊轉業干部、浙江正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堅
作者:余未 鄭小文 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4-01 瀏覽次數:8328
陳堅下到五連任職,是1986年下半年的事。他祖籍永康,生于紹興,讀書、成長在臨海。1979年,在臨海一中參加高考,胸懷報國志,年少的他,全部志愿填報軍隊指揮院校。
甘為鐵軍獻余熱——泗洪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計許保琴二三事
作者:郁眾賢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10 瀏覽次數:8324
2017年冬,蘇北普降了第二場大雪之后,74歲的共產黨員、鐵軍后代、烈士女兒、泗洪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原副會長、現任會計許保琴就忙著到遠離縣城70多里的曹廟鄉征訂《鐵軍》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