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浙江新四軍傳承部隊為迎接新中國誕生而戰
作者:高三山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7-20 瀏覽次數:8329
抗日戰爭勝利后,蘇浙軍區部隊奉命北撤,同時留下少數黨政軍領導干部在原地堅持斗爭。全面內戰爆發后,他們在上級的領導下,重建革命武裝。
新四軍與新中國
作者:徐承云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7-14 瀏覽次數:8330
新四軍作為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主力部隊之一,既為抗戰勝利作出了歷史貢獻,同樣也為新中國的建立、建設和改革作出了巨大貢獻。
獄中上母書(節選)賞析
作者:葉舟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7-11 瀏覽次數:8341
在今天,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重視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興亡與每一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只有國家安定,我們每一個人才能安居樂業。
湖熟往事
作者:施順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7-08 瀏覽次數:8328
1938年,我出生在離南京城30公里的江寧縣湖熟鎮(現為南京江寧區湖熟街道),并且在那兒度過了童年。因而,湖熟是我的故鄉。
牛田村記事
作者:王建成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7-07 瀏覽次數:8334
牛田,位于閩贛交界的閩北光澤縣,這里是閩贛當年著名的紅色革命圣地。因為這里地處離城百里偏僻的三角地帶,所以成為中共紅色閩贛省的戰略后方大本營,長年有紅軍駐扎,紅軍醫院、修槍所、軍械庫等也都設在這里。
盱眙舊事
作者:丁立高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7-06 瀏覽次數:8328
1939年2月,方毅以中央派出的4個社會調查小組之一的組長身份進駐盱眙,建立抗日根據地。一年后的4月,殷森和王宇、張焰等同志,隨盱眙縣第一任縣長余紀一也來到了盱眙。
反“清鄉”時是連長——記原總參裝甲兵部顧問姜守仁
作者:黃朱清 責任編輯: 來源: 日期:2022-07-01 瀏覽次數:8331
姜守仁,1922年生,南通人。1940年,姜守仁任南通縣石港區的區隊長、軍事股長。翌年3月,他去了四分區軍政干校集訓3個月,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學習結束,分到縣警衛團八連,開始當指導員,很快轉任連長。
省京老院長趙沅二三事
作者:王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6-30 瀏覽次數:8330
趙沅,是江蘇省京劇院的老院長,外表看去只是一個身材瘦削個頭不高的小老頭,其實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老新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