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感懷新四軍 > 英雄熱血灑東海——憶“華東戰斗英雄”林茂成
英雄熱血灑東海——憶“華東戰斗英雄”林茂成
作者:周永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2-09-06 瀏覽次數:8330
林茂成1924年生于山東沂水縣桃花坪一個貧苦家庭。1938年10月參加八路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洛陽營”營長等職。
“華東戰斗英雄”林茂成
2017年8月19日,92歲高齡的原二十二軍文工團團長傅泉在親屬的陪同下,專程從上海來到舟山。他會同舟山的部分老戰友,來到舟山烈士陵園,在“華東戰斗英雄”、原“洛陽營”營長林茂成烈士墓前,傅老敬獻自己帶來的花圈后,一遍遍小心地擦拭鑲嵌在墓正中央的林茂成遺像,哽咽地說:“我的好戰友、好兄弟,今天我們來看您了……”這是傅泉離休后第19次來舟山為林茂成等烈士掃墓。
筆者曾聽傅老詳細講述“華東戰斗英雄”林茂成的傳奇故事:
我與林茂成同是1938年入伍,當時林茂成15歲,我13歲。他是戰斗英雄,我是文藝兵,咱倆的關系非常好,親如兄弟,無話不談。緊張的戰斗間隙,我們碰面交談有很多次。記得在淮海戰役勝利后,我們文工團演出《血淚仇》慰問部隊時,林茂成邀請我到他住的地方喝酒,結果我喝多了。后來,他告訴我說領導批評了他,原因是我喝醉了會影響演出。
林茂成1924年生于山東沂水縣桃花坪一個貧苦家庭。1938年10月參加八路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連長、“洛陽營”營長等職。他當戰士時繳獲重機槍2挺,輕機槍4挺,手炮2門,步槍120支,手槍4支……這些繳獲足可以裝備一個加強連;擔任排、連長后,他指揮戰斗集體的繳獲足夠裝備一個團。
1943年1月,在魯南張莊戰斗中,20歲的林茂成奉命帶領全班堅守一個小山包,連續打退敵人的10多次沖鋒,最后跟敵人展開肉搏戰。林茂成頭部負傷,仍帶頭沖入敵群,將一名日本軍官擊斃并繳獲指揮刀一把。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林茂成身經大小戰斗百余次,18次帶領突擊隊沖鋒陷陣,負傷12次,個人斃傷敵111人、俘敵203人;先后榮立特等功、一等功各1次,并獲“華東特等戰斗英雄”“華東一級人民英雄”等榮譽稱號,
1947年8月,林茂成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唯一代表,參加了中國解放區青年代表團,出席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世界第一屆民主青年代表大會。途經莫斯科時,林茂成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見。這次大會期間,主辦方組織了一次跳傘表演,有一個國家的妙齡少女,和林茂成從飛機上跳傘降落在同一個定點圈里。少女認為這是緣份,同時她崇拜這位年輕英俊的戰斗英雄。大會閉幕前,少女悄悄地表達了愛意,表示要跟著“心上人”到中國來,被林茂成婉言拒絕。
林茂成回國后,又受到周恩來和朱德的接見,并在全軍各個野戰軍巡回報告,時間長達一年多。在此期間,我寫了一首歌,叫《歌唱林茂成》,歌詞的開頭是:“是誰,這樣的剛強,遍身傷痕渾身是膽;四百頑敵一人擋,是我們華東的戰斗英雄——林茂成……”。
1949年5月,林茂成被任命為“洛陽營”營長。他所在的部隊是陳毅、粟裕指揮的第三野戰軍七兵團第二十二軍。這支被陳毅司令員稱為“頭等兵團”“袖中老虎”的英雄部隊在橫渡長江和解放杭州、寧波后,隨即投入了進軍舟山前的海上大練兵。林茂成所在的六十五師一九五團是二十二軍確定的攻打舟山本島定海的突擊部隊,其中“洛陽營”又為突擊營。1949年8月18日18時30分,首戰大榭島的戰斗打響了。經前線指揮部批準,次日凌晨,林茂成率“洛陽營”各連長,在張明的帶領下,利用敵機轟炸的間隙,乘船前往大榭島偵察和在實戰中學習渡海作戰經驗。不料剛剛飛走的兩架國民黨軍飛機突然調頭回來瘋狂轟炸掃射,在船上協同指揮的林茂成讓大家注意隱蔽。就在離大榭島不到100米處,船隊遭敵機掃射,林茂成頭部中彈,血染東海水。隨船帶隊的團參謀長張明將他抱在懷里,一遍一遍地呼喚著英雄的名字。同船戰友奮力搶救,終因傷勢太重,林茂成于當日上午9時光榮犧牲,時年25歲。
林茂成犧牲后,陳毅司令員親發訃告:林茂成戰斗勇敢,機智靈活,艱苦樸素,工作負責,愛護士兵,團結群眾,十一年如一日,忘我奮斗,屢建殊功,堪為全軍楷模。
新中國成立以后,舟山市人民政府在定海海山公園修建了一座以烈士名字命名的紀念碑,以緬懷這位著名的戰斗英雄。l972年4月28日,林茂成烈士的骨灰從寧波鎮海大榭島遷移到舟山烈士陵園,并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多年以來,每逢烈士犧牲日和清明等節日,當地政府都組織社會各界人士來這里祭奠,以緬懷這位著名的戰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