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蘇北老區的大學生村官
作者:傅寧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10 瀏覽次數:8332
有這樣一批大學生,他們高校畢業后,沒有選擇大城市,而是逆向而行,來到蘇北老區,投入了老區建設的洪流之中。
新“葉場圍困戰”
作者:陳恒禮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9 瀏覽次數:8332
蘇北老區,在睢寧縣魏集鎮湖畔槐園農民集中居住區里,央視《發現之旅》欄目《美麗家園》走基層攝制組,聯手當地村民,正在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睢寧暨魏集鎮第二屆稻蟹豐收節”活動。彩球高懸,歡歌飛揚,掌聲如鼓。
在赤石暴動前后犧牲的七位女戰士
作者:張金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9 瀏覽次數:8332
上饒集中營被囚新四軍官兵,在赤石暴動前后共犧牲73位烈士,其中女烈士7位。她們中年齡最大30歲,最小20歲。
向著涇縣進發
作者:黃啟量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8 瀏覽次數:8330
1938年10月,孫曉梅接到堂弟的一封信。堂弟在信中敘說他已從延安到了皖南,在新四軍教導隊里工作,讓她動員家鄉青年,去皖南參加新四軍。讀完信,孫曉梅心中一陣激動,這正是她心馳神往的地方。
黃橋戰役中的新四軍女兵
作者:錢春霞 潘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6 瀏覽次數:8331
1940年夏秋時節,黃橋戰役打響。張茜、王于畊、陸若勉、胡雪江等新四軍女戰士毫無畏懼地穿梭于槍林彈雨之間,用她們的機智勇敢和實際行動見證了女性之偉大!
楊桂芳傳奇
作者:馬萬元 楊光余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3 瀏覽次數:8327
“草鞋司令陳玉生,馳騁蘇中驅日寇”的佳話在蘇中家喻戶曉;陳玉生的愛人楊桂芳巾幗不讓須眉,但涉險籌槍抗日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高鳳英:蘇中劉胡蘭
作者:嚴德本 王桂華 謝春林 印玉文 陸鎮旺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3 瀏覽次數:8331
1947年3月,延安《解放日報》在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的社論《新時代的花木蘭》中寫到“: 我們要學習蘇中高鳳英和晉綏劉胡蘭的光輝范例,領導廣大婦女和敵人作誓死不屈的斗爭”。延安電臺也播發了她的英雄事跡。
革命大熔爐抗大五分校
作者:李景明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2-02 瀏覽次數:8330
抗日軍政大學(華中)第五分校于1940年11月初在江蘇省鹽城成立,1941年7月日軍掃蕩鹽阜地區,學校撤離鹽城,抗大五分校分散轉移辦學,抽出部分干部和教員分配到新四軍第三師,繼續沿用五分校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