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白甸鎮:陽光下有一片“中國紅”
作者:崔文貴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0-12 瀏覽次數:8390
瑞祥家庭農場坐落在周垛村現代農業園內,是海安市白甸鎮2014 年引進的現代農業項目,占地300畝,主要進行果蔬、水稻等無公害種植,2017 年注冊了“果潤閑”商標。
袁國平:別了,皖南
作者:丁海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0-11 瀏覽次數:8379
一路上,戰士們默默地回憶著袁國平主任在皖南部隊突圍動員大會上的講話,“如果我們有100發子彈,要用99發射向敵人,最后一發留給自己,決不當俘虜?!?/span>袁國平踐行了自己的諾言,將最后的那一發子彈留給了自己。
周子昆生命的最后一段時光
作者:王凌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9-27 瀏覽次數:8393
1941 年1 月4 日晚,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與葉挺、項英、袁國平以及到職不久的饒漱石等人一起,隨軍機關隊伍,冒著細雨,在凜冽的寒風中踏上了東進北移的征途。
蜜蜂洞里的槍聲——項英的最后歲月
作者:高洪亮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9-26 瀏覽次數:8528
今年正值皖南事變80 周年,為了紀念80 年前在這場事變中犧牲的烈士,我們特在“百年共產黨鐵的新四軍”鐵軍人物故事征文來稿中選擇了項英、周子昆、袁國平3 位烈士的事跡。同時,也向在皖南事變中殉難的所有革命烈士表示深切懷念。
他的生命在文字中延續——寫在軍旅作家黎汝清逝世五周年之際
作者:厐瑞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9-25 瀏覽次數:8464
熱情,真誠,樂觀,坦率,健談,有人這樣概括黎汝清的個性。的確如此,凡是接觸過他,與他有過交往的人,都會留下這個印象。
陳毅莊湖脫險記
作者:彭德寶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9-25 瀏覽次數:8424
上世紀60 年代末,我插隊莊湖,深切地感受到當地村民與陳毅元帥有一種特殊的情緣。陳毅的大名,婦孺皆知,許多往事,口口相傳,特別是陳毅在莊湖三次脫險的故事,更是為人津津樂道。
開明士紳徐岫青
作者:何志寬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9-22 瀏覽次數:8419
在老人家的影響下,當時在徐家與呂、方兩個親家中,有子女數十人參加了革命,他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中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他的兒子徐怡泰還不幸殉職,成為革命烈士,時年僅32歲。
抗大四分校曾在江蘇淮寶造田種糧辦工廠
作者:王生標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9-21 瀏覽次數:8382
面對日、偽、頑狼狽為奸,對淮寶根據地嚴密封鎖、伺機掃蕩,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抗大四分校師生不等不靠,自己動手開展大生產運動。
兩張照片背后的故事
作者:甘桐文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9-20 瀏覽次數:8445
葉挺有三件寶,望遠鏡、手槍和照相機,即使是在指揮作戰,他也會冒著槍林彈雨搶拍照片。正因為他的這一愛好——攝影,才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資料照片。其中有兩張戰地服務團女戰士的照片,記錄下了新四軍服務團巾幗英雄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