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滿懷希望 奮發前進
作者:祝儷尹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10 瀏覽次數:8330
年輕,注定是一段無法小心安放的時光,記得北野武的《壞孩子的天空》中,那兩個剛打完群架的叛逆少年站在天橋上,一個少年轉頭問自己的同伴:“我們是不是玩完了?”
甘為鐵軍獻余熱——泗洪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計許保琴二三事
作者:郁眾賢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10 瀏覽次數:8329
2017年冬,蘇北普降了第二場大雪之后,74歲的共產黨員、鐵軍后代、烈士女兒、泗洪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原副會長、現任會計許保琴就忙著到遠離縣城70多里的曹廟鄉征訂《鐵軍》雜志。
喬信明:“擔架司令”躺著也要上戰場
作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08 瀏覽次數:8345
喬信明(1909.3-1963.9),湖北省大冶縣人。1929年加入共青團,次年參加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昔日紅色土地今日魅力鄉村——記中共長興縣委成立舊址長中村
作者:劉君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05 瀏覽次數:8409
浙江省長興縣泗安鎮長潮鄉長中村是抗戰時期中共長興縣委成立并召開第一次縣委會議的地方,這里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地勢險要,這里的人民用自己的鮮血譜寫了光輝的歷史篇章。
樂清民營經濟的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實踐的成果
作者:盛再榮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04 瀏覽次數:8328
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起步的農村改革,揭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溫州樂清市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敢為天下先”的樂清人,創造了眾多改革開放的“第一先例”。
金橋村的“包山到戶”與小崗村的“包產到戶”一脈相通
作者:胡遵遠 劉霞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04 瀏覽次數:8335
人們都知道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包產到戶”,卻很少有人知道安徽金寨金橋村的“包山到戶”。要知道,金橋村的“包山到戶”比小崗村的“包產到戶”早了20年!
紅嫂,您在哪里?
作者:繆榮株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03 瀏覽次數:8329
福建省軍區原司令員盧福祥是泰興姜堰區張甸鎮人,1944年9月入伍參加新四軍。1947年2月15日在海安角斜場攻堅打援戰斗中,任副排長的18歲的盧福祥頭部負了重傷,血流滿面失去了知覺。部隊以為他“光榮”了,便送到后方安葬。
活捉小鬼子
作者:王北發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03 瀏覽次數:8330
1943年4月的一天,新四軍代軍長陳毅交給江蘇南通警衛團一項任務:抓一名活鬼子,了解一下日軍在蘇中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