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穿越歷史的凝望
作者:劉月雄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17 瀏覽次數(shù):8331
時光荏苒,九龍橋下河水悠悠,深情應和,雕像上年輕的英雄,正凝望這華美盛世,目光從歷史中穿越而來,我用熱淚迎接,捧上我至深的敬仰!
何士德與新四軍軍歌
作者:王世青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17 瀏覽次數(shù):8334
《新四軍軍歌》是在抗戰(zhàn)烽火中誕生,關于它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過,多年來一直流傳著多個版本,特別是由誰作詞,更是眾說紛紜。
小鬼楊毅——一個新四軍衛(wèi)生戰(zhàn)士的故事
作者: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16 瀏覽次數(shù):8333
楊毅,1928年生,安徽巢湖人。第一次聽到有人喊他小鬼,他心里很不開心。那是1941年,13歲的楊毅因家境貧寒,過完春節(jié)去巢南找到了新四軍巢湖獨立營。營長問:“小鬼,你多大?”楊毅答:“13。”
江蘇金康達集團資助200名“三好少年”
作者:趙福敏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15 瀏覽次數(shù):8332
2019年11月28日下午,江蘇省盱眙縣老促會、盱眙縣扶貧開發(fā)協(xié)會與江蘇金康達集團、盱眙縣關工委、盱眙縣教育體育局聯(lián)合舉行了“江蘇金康達集團獎贈‘三好少年’”儀式。
曹莊村紀事
作者:王生標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14 瀏覽次數(shù):8329
抗戰(zhàn)時期,新四軍二師五旅和抗大四分校,曾駐扎在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qū)朱壩街道曹莊村(原淮寶縣曹王莊)。我曾數(shù)次前往造訪,去探尋歷史的蹤跡。
黨的溫暖富江橋
作者:程遙 孫修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14 瀏覽次數(shù):8333
座落在古龍河(現(xiàn)名徐洪河)西岸的江橋村,是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歸仁鎮(zhèn)所轄的一個自然村,因江姓人家在村東龍河上修建一座石橋,故取名江橋,江橋村因江橋而得名。
站在墊湖看革命老區(qū)的綠水青山
作者:許衛(wèi)國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13 瀏覽次數(shù):8331
青山綠水,看得見,摸得著,形式主義無法生存,混不了;官僚主義,一事無成,搞不了;教條主義,難有起色。唯有解放思想,唯有深化改革,唯有壯士斷腕。泗洪老區(qū)的這些堅決果斷的措施,是對“鐵軍精神”的不懈傳承,是對40年前墊湖改革精神的繼續(xù)發(fā)揚,是泗洪人走綠色發(fā)展的決心、宣言和具體行動。
海笑當過情報員
作者:李新興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3-13 瀏覽次數(shù):8328
有了童年的這些經(jīng)歷,幾十年后,海笑創(chuàng)作出的《紅紅的雨花石》才真實感人,充滿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