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傳承紅色基因 建設綠色鄉村
作者:李斌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21 瀏覽次數:8334
在新時期脫貧攻堅戰中,黃橋老區人民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讓天藍地綠水清深入人心;開展全民綠色行動,加快建設綠色家園,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
泰興:新時代的黃橋故事
作者:葉余華 魯青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20 瀏覽次數:8345
泰興將始終堅持新發展理念,致力高質量發展,以實干的身影勇擔當,以奮斗的姿態再出發,“扛起標桿大旗、拼進全省八強”,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泰興新篇章!
馮雪峰獄中演雙簧“七君子”虎口巧脫身
作者:沈蔚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20 瀏覽次數:8335
集中營不同于一般的監獄,囚犯們是沒有刑期的,要想出去,或者伺機越獄,或者找關系保釋。為了不坐以待斃,在馮雪峰策劃下,“七君子”成功地導演了一出富有戲劇性的越獄大戲。
五十年的思念
作者:丁海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19 瀏覽次數:8333
1982年,在李耘生犧牲50周年時,章蘊在女兒早力的陪伴下來到雨花臺,站在李耘生遺像前,久久地注視著英俊儒雅的李耘生,感慨地對女兒說:“看,你的父親還是這么年輕啊!
張雍沖、趙和珪的人生沉浮
作者:楊玉秀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16 瀏覽次數:8332
20世紀中葉,江蘇鎮江句容縣先后發生了兩件震驚當地的大事:一是1947年句容縣參議會議長張雍沖被刺案,二是1955年張雍沖夫人、時任句容縣人民醫院婦產科醫生的趙和珪以“反革命罪”被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判處了死刑。
新四軍蘇中部隊接管新豐“淮南紗廠”
作者:陸中偉 責任編輯:姚云炤 孫加永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16 瀏覽次數:8351
解放前淮南工人所形成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曾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淮南人,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譜寫出了一曲又一曲新的篇章。
朱履先在黃橋戰役中
作者:朱亞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15 瀏覽次數:8338
朱履先的名字一直和黃橋戰役聯系在一起,作為“黃橋首戶”,他為黃橋戰役的完勝作出了貢獻。
姑父的“榮光”
作者:施順才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14 瀏覽次數:8336
我的姑父叫王榮光,我們晚輩也以他為“榮光”。因為他是我們家族中出的最大的官,去世前擔任過江蘇省軍區副政委、江蘇省軍區顧問等職,離職前為正軍級。
我家“常委會”
作者:張曉惠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13 瀏覽次數:8333
周末家中的來電,多半是88316……一看這號碼,我們就笑:是孩子的爺爺又召集我們回去開會了。召集我們回去開會,也算是歷史悠久了。
珍貴無比的景德鎮“抗戰瓷”
作者:彭遠漢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6-13 瀏覽次數:8345
愛國的景德鎮瓷業工人面對日軍飛機頻繁轟炸,一直堅持生產各種題材的“抗戰瓷”。時至今日,抗戰瓷已經成為歷史的見證,見證著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見證著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頑強斗志。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抗戰瓷不僅具有珍貴的收藏價值,而且是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抗戰瓷既是時代的記憶,也是全民抗戰的有力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