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中國的“辛德勒”———寂然法師
作者:陶建明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02 瀏覽次數:8343
1937年12月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身為棲霞寺主持的寂然法師懷著大慈悲之心,毅然打開寺門,設佛教難民收容所,接納2.3萬難民達4個月之久。他像二戰中保護猶太人的德國商人辛德勒一樣受人景仰,被譽為中國的“辛德勒”。
真情書寫大愛 平凡收獲偉大——訪最美“兵媽媽”周宏英
作者:束華靜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02 瀏覽次數:8341
擁軍70年,自掏腰包200多萬,動員家中16名男兒參軍入伍,為400多名部隊干部戰士做媒……這一組數字見證了周宏英老人的擁軍情。“
朱文泉將軍:鐵軍精神適用于當今每個人
作者:王皓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6-01 瀏覽次數:8351
朱文泉,江蘇響水縣人,漢族。1942年10月生,1961年入伍,1964年入黨,大學文化。2006年6月晉升上將軍銜。退休前任南京軍區司令員。
《岳陽樓記》賞析
作者:葉舟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5-29 瀏覽次數:8338
《岳陽樓記》先寫洞庭湖景物,用一陰一晴、一悲一喜、互為對照,然后由景入情,寫出憂國憂民的情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一位紀念館老館長的晩年幸福追求
作者:王茂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5-29 瀏覽次數:8329
在海安縣城,有很多人都知道一位積極傳承蘇中“七戰七捷”革命精神的老人,他就是78歲的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原館長、中國革命紀念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南通市新四軍研究會特約研究員陸大同同志。
新四軍女兵(11)
作者:鄧海南 姚遠 蔣曉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5-27 瀏覽次數:8336
陶七妹笑了:“瑞云姐,你人長得好,本事也好,心更好,我服你!”她端過飯碗大口吃了起來。向瑞云笑著看她吃飯:“七妹子啊,你可真是個野丫頭!”
十九大黨代表鐘佰均深情講述精準扶貧故事
作者:祝新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5-26 瀏覽次數:8333
為什么一窮二白的西棘蕩能夠摘掉窮帽子走向致富路?憑什么地處蘇北的落后村,能躍升成為“兩聚一高”新實踐的蘇北樣板?又是什么讓鐘佰均能夠成為群眾認同、組織認可的全國勞模、江蘇時代楷模?請聽鐘佰均深情講述自己村的精準扶貧故事。
三過長江
作者: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5-25 瀏覽次數:8348
常淼是江蘇海安人,1944年的春天,17歲的常淼參加了新四軍。1984年離職休養,時任南京軍區司令部裝備部部長。
劉鄧大軍濃郁的金寨情結
作者:李業坤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5-25 瀏覽次數:8332
2017年是紀念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70周年,也是金寨縣命名70周年。劉鄧大軍在大別山老區,特別是在金寨的動人故事有很多,至今依然廣為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