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書香為伴
作者:陳鴻雁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19 瀏覽次數:8388
有段時間,我獨居他鄉,遠離親人,沒有朋友,城市熙攘喧鬧的人群中,我時常形單影只,仿佛漂泊在汪洋大海的一葉孤舟,心無定所。
印痕最深的一本書
作者:孫道權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19 瀏覽次數:8380
我是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人,閱讀了許多英雄書籍,特別是前蘇聯英雄兼作家尼古拉·奧斯托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對我的影響最深,受益也最大。
愛讀書的德國人
作者:劉希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11 瀏覽次數:8374
德國是全世界人均書店密度最高的國家,首都柏林則是全德國書店最多的城市。在德國行走,我時時處處感受到德國人對書籍的狂熱。
《少年中國說》(節選)賞析
作者:葉舟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3-11 瀏覽次數:8534
本文作者是清末著名改革家、學者梁啟超。維新變法失敗后,梁啟超流亡日本,接觸了一些日本翻譯、介紹的西方新思想、新知識,更加深感祖國和自身處境都極為窘迫。
老來更覺讀書好
作者:潘春華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1-11 瀏覽次數:8382
老年人都希望健康長壽。活得充實、快樂的途徑和方式有多種多樣,古語云:“讀書有味身忘老”,這是老年讀書感悟的至理名言。
《養晦堂記》賞析
作者:云溪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1-08 瀏覽次數:8385
本文作者曾國藩是晚清名臣,素來重視修身齊家,留心化育天下人才。本文是受朋友之托而為其書齋作記的文字。
聚力扛起肩上的“科協責任”——記海安縣南莫鎮老科協會長趙武前
作者:嚴德本 華留春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1-01-07 瀏覽次數:8371
自擔任老科協會長以來,多次榮獲縣優秀黨員、縣記功嘉獎的趙武前立足家鄉大地,以敏事善為的作風昂首挺胸扛起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突出精準科普、項目推進、科技教育三個重點,帶領老科技工作者創造出有聲有色的科技惠民新成果。
與時代同行 與改革開放同步——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
作者:王清葆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12-02 瀏覽次數:8374
改革開放,是時代的最強音,是時代的主旋律。我們有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出生的,經過了物資貧乏和改革開放后物資極大豐富前后的對比。
《資本論》中唯一提到的中國人——王茂蔭
作者:江志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11-26 瀏覽次數:8442
去年是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出版150周年,在這部深受世人喜愛的不朽名著中,一共提到了680多位世界各國的人物,其中只有一個是中國人,被馬克思稱作“中國理財官”,他就是安徽歙縣人王茂蔭。
半棵古樹
作者:高文獻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0-09-30 瀏覽次數:8369
此刻,我緊靠著一棵古樹。一棵800年的古樹。我能聽到它的呼吸。富有節奏感的呼吸,那么有力,那么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