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富村官的富追求 ——訪全國杰出民營企業家、大陳村黨總支書記莊大清
富村官的富追求 ——訪全國杰出民營企業家、大陳村黨總支書記莊大清
作者:李洪根 史昌源 吳敦和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4-16 瀏覽次數:8328
莊大清(左一)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接見
現年44歲的莊大清是江都市宜陵鎮大陳村人,早年在廣州創業,擁有幾千萬資產。為改變家鄉面貌,2001年響應市委“鳳還巢”號召,回鄉辦企業,第二年入了黨,以后當上了村支書。十年來,企業發展過雙億,貧困村建成了小康村,先后被江都市表彰為青年創業領頭人、江都市勞動模范、揚州市創業先鋒,并當選為江都市、揚州市人大代表;2005年被中國民營企業創新組委會授予杰出民營企業家稱號,2008年當選為江蘇省民營企業家促進會副會長,同年被中國民企組委會評為全國青年創業先進企業家,先后隨同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出訪過加拿大、澳大利亞、泰國、坦桑尼亞等國家。
艱苦創業——從富腦袋到富口袋
莊大清出身在一個貧困家庭,兄弟姐妹五個,他年齡最小。19歲那年春節剛過,還有半年就可高中畢業的他,為了生計放棄學業,跟著哥哥到連云港學瓦工,一天工資只有1.48元。工地上沒有文娛生活,晚上別人打撲克、聊天,他卻鉆進附近一家圖書館里看書。時間看長了,他逐漸對中國機電刊物產生興趣,越看就越想學習機電知識。當他知道華南理工學院招收機電專業函授學生時,便迫不急待地報了名。一年零三個月后,又傳出佳音,函授生可以到華南理工學院入學面授。在征得家里同意后,他到華南理工當上了一名真正的大學生。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半后,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本科畢業文憑。當時全國機電人才缺乏,學校將他分配到廣州南方電力公司計劃科工作。他認真調研市場、計劃工作,很快得到公司領導賞識和重用。兩年后,公司又將他調到銷售科工作。他行情熟、信息靈、路子寬,加之誠信服務,產品適銷對路,銷售量月月增加,季季翻番。這一年,他個人所得收入就在百萬元以上。連續三年,他在工資和銷售中獲得的收入累計近千萬元。真是知識改變命運。數年時間,使一個因貧困輟學的農村青年變成了千萬元富翁,實現了從富腦袋到富口袋的轉變?! ?/span>
回報家鄉——既富村又富民
2004年時,大陳村還是個窮得叮當響的經濟薄弱村,總人口3073人,不足3000畝耕地。群眾說:“大陳不大,困難不小,集體是空殼,費用無著落,村里泥濘路,自來水不入戶,村民盼改變,何日沒有數?!鼻f大清擔任村黨支書后和其他村干部一道,認真傾聽群眾意見,圍繞富民富村,改變貧困面貌,主要抓了三件事:
制定發展規劃,實行目標管理。在村干部的分工中,莊大清側重抓工業發展,其他村干部分別抓農副業生產和村莊建設。工作過程中,年初訂計劃,年中抓檢查,年末嚴考核,與此同時,在群眾中開展創優爭先活動,對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年終實行精神和物質雙重獎勵,以此樹立正氣,鼓勵群眾士氣。
發展村域經濟,鼓勵全民創業。莊大清知道,發展是硬道理,大陳村薄弱的關鍵在經濟發展上。為增強村里造血功能,他自己帶頭辦好華廈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并不斷擴大發展規模。幾年來,“華廈”與北京電力研究院合作,研發新產品27項,有五個產品被江蘇省評為高新產品,有兩個產品申請了國家專利,在國內暢銷廣州、廈門、湖南等地,在國外遠銷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2009年實現產值2.21億元,稅利1378萬元,成了村域最大的企業和聚寶盆。主導企業發展帶動了村里的全民創業。
強化新農村建設,改變村容村貌。莊大清非常重視村莊基礎建設,興辦公益事業,近幾年來,他累計無償投入352萬元。其中:126萬元為村鋪筑了19.93公里水泥路,使村組告別了泥土路;15萬元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使村民戶戶吃上了安全衛生水;15萬元為村民安裝了有線電視,70萬元新建了500平方米二層樓房的便民中心,設有為民服務室、醫療衛生室、電教室和村民健身廣場;投入10萬元村莊道路綠化,此外,還整治了村莊環境,實行了民廁改建,改造了一座危橋和農灌站,推廣了節水渠道。2008年經有關部門驗收,成為名符其實的小康村。
真情扶貧——致富當代又富后代
莊大清回鄉后十分重視對貧困戶的幫扶。他將村里的貧困戶進行排隊分類,針對貧困形成的原因,進行分別幫扶,做到因戶制宜,一人一計,缺什么幫什么,有病的治病,有勞動能力的安排就業,無技術先培訓后上崗,對有創業能力的支持創業。幾年來,莊大清掛鉤10戶貧困戶,因人施計,缺什么幫什么,戶戶脫貧,成了小康戶。
在扶貧工作中,莊大清還特別重視對下一代的培養,他說:“再窮不能窮孩子,百年大計,教育為本?!?/span>
原村里小學破舊不堪,他一次性資助24萬元,為學校改建了校舍,添置了電腦,改善了教學條件,提高了教學質量。他說不能讓一個貧困家庭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扶貧既要致富當代,更要富裕后代,把孩子培養好,這才是真正的拔窮根栽富苗。
現在全村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貧困戶子女沒有一個失學的,還出現一批大學生、研究生,他自己的孩子今年20歲,在英國劍橋大學讀書,學成以后再回國建設家鄉。
由于莊大清心想百姓、情系扶貧,2006年被宜陵鎮選為鎮扶貧協會副會長,2008年被揚州市兩會評為“雙帶”扶貧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