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腥風血雨見真情 ——皖南事變中人民群眾冒死營救新四軍
腥風血雨見真情 ——皖南事變中人民群眾冒死營救新四軍
作者:姜繼永 責任編輯:王月紅 來源:《鐵軍》 日期:2014-03-25 瀏覽次數:8334
晉察冀邊區軍民游行示威,抗議國民黨制造皖南事變的罪行
1941年1月4日,新四軍皖南部隊9000余人在轉移途中,被國民黨頑固派八個師共八萬人重兵包圍,經七晝夜血戰,部隊傷亡很大。葉挺軍長臨時召開二縱、三縱和教導總隊等領導緊急會議,部署余部分散突圍。
各部隊領導回到陣地后,在敵人眼皮底下進行傳達部署,編組突圍分隊,任命分隊負責人,宣布行動紀律,告別犧牲戰友,向預定的突圍出發地秘密行動。
突圍路上,環境險惡,突圍人員已是幾天沒吃上飽飯。在這種困境中,不論是小分隊,還是零星人員,都沒有忘記自己是新四軍,是人民的子弟兵,沒有忘記群眾紀律。而人民群眾,則在四處尋找突圍人員,冒死營救。
一縱隊特務營突出重圍,走進一個深山溝。戰士們又渴又餓,派出一個班下山想找戶人家買點吃的。找來找去只找到一個燒炭的茅棚,在炭棚里找到一個鐵壇,鐵壇里裝有蘿卜干。大家估計是燒炭人吃剩的,便將壇子里的蘿卜干倒出來,用這只鐵壇當鍋燒湯。臨走時,他們在壇子里放了三塊銀元,留下一張便條。“新四軍路過這里,吃了你們的蘿卜干,燒了一些炭,現留下這些錢,作為補償。”
特務團一營二連從大康突圍,指戰員們冒著紛飛的大雪,晝伏夜行,整整走了三個夜晚。到l7日黎明,連隊隱蔽在一片樹林里休息。連長派了兩名戰士找群眾了解國民黨軍在這一帶搜剿情況,并找點糧食。兩個戰士沿著山溝找來找去,家家關門閉戶,找不到群眾。后來找到一個造紙棚子,兩個戰士走進竹棚,發現一塊地上有新土,新土上壓著一塊大石頭。兩個戰士扒開一看,埋著的竟是一袋黃豆,喜出望外。因找不到主人,戰士將一袋黃豆背回隱蔽地。二連戰士見到這袋黃豆,個個喜形于色。隨這個連行動的團政治處主任蔡園說:“別忙考慮饑腸,先要考慮群眾紀律。”蔡主任的話,提醒了大伙。連長、指導員取出兩塊銀元,讓那兩名戰士送回去,然后才將黃豆分給大家充饑。
新三團一營突圍到達中村,鄉親們便迎上來,送來一壇壇鍋粑粉。顯然,這不是一兩家能拿得出來的。營長巫希權說:“大爺、大娘,拿來這么多,你們自己吃什么呢?”老人們含著淚說:“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天亮聽到槍聲,就知道你們在山上打仗,我們早就將干糧準備好了。”巫希權緊緊握住老人家的手說:“鄉親們,新四軍是打不跨、殺不絕的,我們一定要到抗日前線去打日本,救中國!”
頑固派的屠刀,割不斷新四軍同群眾的聯系,如同將池塘里的藕折斷了,可藕絲依然連著。
突圍的新四軍是天黑走路,走的是山林小道,一旦走錯,就會遭到國民黨軍捕殺。沿途群眾只要遇到新四軍突圍人員,便冒著生命危險,替突圍人員帶路,當向導。三縱五團一支分隊突圍不久,在國民黨軍層層包圍的南容村摸到一戶人家。進門后,指導員吳長武伸出四個指頭,向戶主暗示自己的身份。戶主點點頭,表明知道是新四軍突圍人員,向吳長武詳細說了周圍的敵情,主動為他們當向導,成了這支突圍分隊的活地圖。
月亮出山的時候,向導帶著突圍分隊出發了。途經銅山,一條深溪攔住去路,這就是濂水河,河上有座橋,橋頭站有國民黨軍的哨兵,別無通路。向導帶領突圍隊繞過哨兵,下了深溪,利用岸上的樹叢遮住身影,靠嘩嘩流響的水聲壓住腳步聲,涉過濂水,走出險境。吳長武敬佩這位向導,臨別時請他告訴姓名,向導豪爽地答道:“姓張姓李都一樣,有良心的老百姓,誰不擁護打鬼子的軍隊?只有良心喂了狗的人,才專門坑害打鬼子的人。”
吳長武感嘆地目送這位義士離去,來到銅山嶺。山頂有戶人家,老鄉見來了隊伍,便往山林里跑。吳長武不追趕,也不喊叫,老人知道是新四軍,才折回來。老人姓徐,家里有三間草房,他將突圍分隊迎進家,煮了苞米給大伙吃。見突圍人員疲勞得很,要留住夜。吳長武推謝道:“大爺,國民黨軍來了,你們受苦了,我們還是到山林里休息,免得連累你們。”徐大爺說:“說哪里話,你們遭受這么多苦,是誰連累的呢?還不是為了打鬼子,救百姓。這莊上幾戶鄉親都是可靠人家,你們就放心地睡一宿吧。”一席話,說得突圍分隊人人熱淚盈眶。好多天沒吃過一頓熱飯,沒睡一夜好覺。這一夜,他們在徐大爺家,吃了一頓熱飯,睡了一夜好覺,有說不出的舒暢。天一亮,徐大爺將突圍分隊送到村后一個大山洞里隱藏,讓他的小孫女送飯、送信、放哨。突圍分隊在山洞里住了兩天,徐大爺也將線路和沿途的敵情了解清楚。臨走時,又把青弋江邊一個親戚介紹給分隊,讓突圍分隊找這個親戚送他們過江。告別徐大爺,吳長武帶領分隊來到青弋江邊的翟村。吳長武按照徐大爺所指,找到徐大爺當船工的親戚。原來這位船工是位七十高齡的老人。吳長武向老人直說自己是新四軍,老人連說:“知道!知道!”
就這樣,一支支突圍分隊,一路依靠群眾掩護、護送,穿過國民黨軍設置的一道道封鎖線,過了青弋江,又過長江,到達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