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開創(chuàng)歷史的中國海軍深藍遠征記憶 ——一位首批亞丁灣護航艦艇編隊隨行軍事記者的日記選摘(四)
開創(chuàng)歷史的中國海軍深藍遠征記憶 ——一位首批亞丁灣護航艦艇編隊隨行軍事記者的日記選摘(四)
作者:虞章才 責任編輯:王浩鐘 來源:《鐵軍》2013年第11期 日期:2013-12-26 瀏覽次數(shù):8325
戰(zhàn)艦在惡劣海況中航行
2009年1月17日 星期六
一滴水折射七彩陽光。護航中,每一朵浪花背后都有一個故事。在和官兵們接觸的過程中,我聽到了許多令我感動的故事。
兒子取名叫亞丁
今天,得知了一件讓官兵們都高興的喜事兒:執(zhí)行護航任務的“海口”艦機電部門三級士官仲振波和周施成幾天前同時喜得貴子。
這是從海軍政治部網絡辦的“越洋傳情”活動中得知的。喜訊傳來,戰(zhàn)友們都為他們感到高興。“海口”艦指揮員胡偉華還特批他們使用衛(wèi)星電話與妻子連線。
“你還好吧,兒子還好吧?”電話這頭是初為人父的激動,那頭是妻子聽到丈夫聲音的喜悅。
“就給兒子取名叫‘亞丁’吧。”當著眾戰(zhàn)友的面,周施成緊摁著話筒大聲說。
平時不善言辭的仲振波此刻有千言萬語想說,但他憋足了勁,只說了一句:“等我回來,補償你。”妻子倒是落落大方:“替寶寶向護航叔叔們問好!”
一旁的戰(zhàn)友興奮地大聲叫喊著:“嫂子,你辛苦了,要照顧好自己和我們的小水兵!”
還有很多的悄悄話沒來得及說,親情連線就在戰(zhàn)友們的歡笑中結束了。戰(zhàn)友們知道,這是仲振波和周施成最開心的一刻。
仲振波妻子劉靜的預產期是1月16日,但是在產前檢查時,醫(yī)生告訴她嬰兒頭朝上,需要做剖腹產。碰巧的是,預產期1月18日的周施成妻子周麗,也在產前檢查中被查出嬰兒臍帶纏繞脖子兩圈,也需做剖腹產。小仲和小周原本都計劃1月中旬休假回家,好好照顧妻子。但是,去年底,“海口”艦接到參加人民海軍歷史上首次遠洋護航任務。在國事和家事面前,他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隨艦出發(fā)。
艦艇起航前,仲振波特意湊了1.5萬元錢寄給妻子,并打電話讓父母和親戚幫忙照顧。在匯款附言中,他寫道:“多買些好吃的,補補身子,等著我凱旋!”
周施成早就在腦子里想著孩子的名字,就在編隊抵達亞丁灣首次執(zhí)行護航任務的那天晚上,他突然想到“亞丁”這個詞,覺得既有紀念意義,念起來又響亮,決定給孩子取名“亞丁”。
1月5日和6日,周麗和劉靜通過剖腹產,都生下七斤多重的男孩,初為人母的兩人喜滋滋地想通過“越洋傳情”,將這一喜訊告訴自己遠在大洋彼岸的丈夫。
盡管“越洋傳情”通過幾次周轉,喜訊晚到了十來天,但還是讓護航一線的丈夫和戰(zhàn)友們異常高興。傍晚時分,亞丁灣蔚藍的天空與深藍的海面連成一色,艦上的廣播里傳出了全艦官兵送給仲振波和周施成初為人父的祝福。
從地震災區(qū)趕回部隊
王維是“海口”艦機電部門配電班班長、四級士官,老家在四川。2008年汶川地震中,他家房屋全部倒塌。11月底,他休假回家,看望住在活動板房中的父母和妻兒,12月9日,突然收到副部門長付達旺發(fā)來的短信:“工作緊急,速回!”要求三天之內回到部隊。他馬上收拾行李,考慮到坐火車來不及,決定乘飛機走。但成都飛三亞的票已售完,最近的只有重慶飛三亞的,他立即坐汽車到成都,轉火車到重慶坐飛機,夜里11點半到三亞,回到艦上已是凌晨1點。
“假沒休完就匆匆歸隊,家人有沒有抱怨你?”我問他。
“沒有,家人都特別理解。地震時是軍人不顧生命危險救了我的親人。我也是軍人,我們都懂得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聽指揮。”
亞丁灣上取和平之水
得知要參加護航的消息后,王維激動得一夜沒睡著。當上等兵時,他就隨艦出訪過美國、墨西哥、智利、秘魯?shù)人膫€國家,這次再次跨越大洋去遠航,而且是帶著維護和平的使命去護航,他感到無尚光榮。
作為一名機電兵,王維主要負責艦艇自動化電站操作。此次護航中,艦艇將長時間處于航行狀態(tài),對機電設備是個巨大的考驗。為此,啟航前,他專門對艦艇上的發(fā)電機、配電板等裝備進行了預先檢查和保養(yǎng),制訂了相關方案預案。護航中,他每天堅持檢查和保養(yǎng),至今裝備沒有出現(xiàn)任何問題。
前兩天,艦黨委考慮到地震災區(qū)家庭許多事情仍在處理中,專門安排王維通過KU干線與妻兒和父母通了一次電話。電話那頭,五歲的兒子非常自豪地告訴他,幼兒園小朋友都特別羨慕他,因為他的爸爸是解放軍,正在海上護航。
結婚周年難通話
“武漢”艦雷達班長吳勇心中一直有一個遺憾,農歷臘月初十,是他和愛人王楠的結婚紀念日,兩人一直想好好慶祝一下。可是因為工作的緣故,結婚四年來,兩人從來沒能找到這個機會。“我們大多只能通過電話交流來慶祝。”吳勇說,“可是今年,我們可能連電話也打不了了,因為我在亞丁灣護航。”
“我老婆個性很獨立、處事也果斷,非常支持我在部隊安心服役。啟航那天,她就給我說了兩句話:自己照顧自己,家里請放心!所以,我現(xiàn)在一點不用擔心家里。”吳勇自豪地說。而最讓吳勇感到欣慰的是,妻子和他的母親相處得特別融洽,就像親生母女一樣。結婚四年多,王楠一直住在婆家照顧老人。
沒有太多轟轟烈烈的故事,幾年的婚姻生活讓吳勇相信平淡之中見真情。結婚的前一晚,王楠在和吳勇一起散步時不小心摔了一跤,左側臉上還縫了幾針。吳勇當時很為自己的保護不周而愧疚。王楠卻安慰他:你右臉上不也有一個小疤嗎,咱倆一邊一個,很般配!去年8月,王楠的預產期就要到了,吳勇打電話回去說:“有任務,我可能趕不回去!”王楠爽快地告訴他:“回不來就回不來,反正是我一個人生孩子,你也幫不上什么忙!”小夫妻倆就是這樣,通過一句句看似玩笑的普通話語,溝通著夫妻之間的感情。
王楠是一位非常要強的女性。中專畢業(yè)后,她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牛豢跉饽孟铝酥形摹⒂⑽膬蓚€專業(yè)自考的本科文憑,現(xiàn)在是老家湖南岳陽一所中學的英語老師。
“我相信自己不會比她差!”夫妻倆比著學,比著干,吳勇連續(xù)三年奪得了支隊雷達專業(yè)技術比武的第一名,還榮立了兩次三等功。“下次回家,我要把剛剛取得比武第一名的獎章送給她,這是她最喜愛的禮物!”吳勇告訴我。
發(fā)不出去的短信
1月13日,對于“武漢”艦機電長董立峰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三年前的那天,他可愛的雙胞胎兒子呱呱墜地,這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喜悅。從此,兩個寶貝兒子也成了董立峰最大的驕傲。
護航中,他常常想念自己的兩個兒子。每次想的時候,他就拿起手機,給兒子寫一條短信。雖然在海上手機沒有信號,但他要把短信存在手機里,回去時念給兒子聽。
13日凌晨,董立峰又用手機寫了一條短信:“今天是兒子生日,我正在護航,遙祝兒子生日快樂!”寫完后保存,然后又打開存在手機中老婆和兩個兒子的合影,看了一遍又一遍,還嘿嘿地偷著樂。
醫(yī)療隊員為受傷艦員處理傷口 侯亞銘攝
“兩個兒子雖然好,可是培養(yǎng)費用真不少!”董立峰快人快語,有著山東大漢的典型性格。為了照顧好孩子,他把父母和妹妹全部從山東老家接到了海南三亞。一家七口人,擠在一套五六十平米的營職房里,過得和和美美、有滋有味。去年,董立峰一家被評為支隊的“和諧家庭”。
問起他的持家秘訣,他說:“家庭需要經營。對于我們軍人而言,因為職業(yè)特殊,聚少離多,更要學會相互體諒和謙讓。”這些話他也常常拿來講給他的戰(zhàn)士們聽。
董立峰的妻子崔永娟,是個賢慧的山東姑娘。從談戀愛到結婚生孩子,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屈指可數(shù)。2005年,在妻子妊娠反應最大的時候,他卻參加了中俄“和平使命-2005”聯(lián)合演習。今年海南手足口病高發(fā)的時刻,他正在參加環(huán)南中國海大型遠航訓練。為了不影響丈夫工作,崔永娟總是盡量不讓他分心。兩個孩子染上手足口病,他是家人中最后一個知道的。
為了此次遠航的裝備準備,董立峰又是一連幾個月不著家,家里的事基本上由妻子一個人頂著。“我總覺得虧欠她,總是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我的歉意。”董立峰說,其中重要的一種方式就是發(fā)短信。
董立峰給我看了他發(fā)給妻子的幾條短信,以及妻子的回信,基本上都是添衣服、勤喝水之類雞毛蒜皮的事,文字雖短,卻字字充滿了溫情。“回去后,我準備一條一條地讀給老婆聽,讓她知道我每一天都在想著她。”董立峰甜蜜地憧憬著。
這些發(fā)不出去的短信,記錄著一名軍人樸實無華的親情。
(本文照片均由虞章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