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老兵風采 > 生命里的書香味道
生命里的書香味道
作者:沙舟仁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5-07 瀏覽次數:36
周淑真,1930 年生,江蘇宜興人,一位新四軍女兵,生活里愛好閱讀。她對我們說,《鐵軍》雜志我是自費訂,每期看,看過了存放起來,從創刊號開始,《鐵軍》一本不少。
周淑真和陳輝(原南京軍區后勤部部長)
南京的華僑路上,有個軍隊干休所。幾年前,我曾在這個所采集周淑真“口述歷史”。
周淑真,1930 年生,江蘇宜興人,一位新四軍女兵,生活里愛好閱讀。她對我們說,《鐵軍》雜志我是自費訂,每期看,看過了存放起來,從創刊號開始,《鐵軍》一本不少。我和她聊天,有書香味。祖父那年代,家境不是很好,祖父卻是個有志的人,一心想考秀才。開明的曾祖父,把多年置下的幾畝水田典當給人家,把這筆錢搭上,后來祖父考上了。父親周志泉自幼讀私塾,生活拮據,被迫輟學,受祖父影響,渴望念書,呆在家里竟然用3年時間手抄了《康熙字典》。有了點文化底子,父親在村上辦起了文化夜校,讓上不起學的孩子晚上來學識字。1932 年,父親考上滸墅關蠶桑訓練班,結業被聘為縣蠶桑改良區育蠶的指導員,父親用學到的技術,指導農民種桑養蠶,改善生計。
周淑真上完小學五年級,因貧困就不讀了,在家搭把手,做家務、干農活。1940年,父親秘密入黨,投身抗日游擊活動。父親見女兒讀書心切,第二年安排她去了宜興的太華鎮,在抗日民主政府辦的實業中學插班初中一年級,在那里讀了5個月書,學文化,還有新四軍干部來上課,周淑真回憶,時任新四軍十六旅政委江渭清來作形勢報告,把學生們抗日熱情激發了出來。
抗戰勝利后,蘇南新四軍奉命北撤。有一天,父親通知周淑真趕到宜興,15歲的周淑真跟著宜興警衛團出發,繼后編入新四軍十六旅五十二團。1946年2月,部隊在高郵休整,堂兄周漢洪來信,說她父親因抗日被敵人殺害。周淑真化悲痛為力量,沐浴戰火洗禮。這一年,她入了黨。1947年,周淑真下到縱隊衛生部手術隊任會計,做后勤保障工作。部隊作戰轉移新地方,立馬豎幾根樁,圍一道白布,搭起手術室。天寒地凍,她撬開冰面,在刺骨河水里清洗傷員綁帶和換下的沾滿膿血的紗布……
周淑真心語
陳輝,大她7歲,高淳人,同在新四軍一個部隊。兩人1951年結婚。2007年6月,丈夫患病走了,南京市高淳區委黨史辦公室的同志找到周淑真,征集原南京軍區后勤部部長陳輝的相關遺物,周淑真把丈夫生前保存的軍用地圖、放大鏡、筆記本、算盤等實物捐了出來。那本地圖上還蓋有冀中十一專區解放書店印章,這是陳輝1947年9月18日在六縱隊隨軍書店買的,他在解放戰爭行軍打仗經過的地方,都在上面注了標記。
人到晚年,周淑真更喜歡看書、看報、看看雜志。周淑真說,我受父輩的影響,教我們多讀書,追求理想和思想進步。
我笑了,“老話說,知書達理,讀書讀多了,人會通情達理?!?/span>
兩人談笑間,周淑真想起一件事。一次,她坐公交車出行,司機遇到情況急剎車,站在周淑真旁邊專注手機的小伙,被車子慣性猛晃一下,一屁股重重落坐在周淑真的腿上,壓斷了她的一條腿。周淑真說,“公交公司賠一部分,小伙是農村的,來南京打工,拿不出錢來賠?!敝?/span>淑真沒有問小伙子追要賠償金。
她整整住院治療3個月。憶起這起事故,周淑真淡然說,孔夫子說過,“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比?/span>家不是有意的,就算死追到一點賠償,自己心里也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