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藝苑 > 面對焦桐悟初心
面對焦桐悟初心
作者:伏庚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5-05 瀏覽次數:41
泡桐,在蘭考被稱之為焦桐,當地百姓以此來懷念他們敬仰的好書記焦裕祿。
1962 年12 月,焦裕祿來到豫中重災區的蘭考縣擔任縣委書記。在爾后的475 個日日夜夜里,他帶領全縣人民在風沙肆虐的沙丘上廣植泡桐防風固沙。60 年后的今天,蘭考焦桐早就與焦裕祿的名字聯系在一起,與共產黨人的形象聯系在一起。
泡桐能在人稱風沙、內澇、鹽堿“三害”貧瘠的蘭考土地扎根生長,靠的是它頑強的生命力。焦裕祿之所以深受人民愛戴,最根本在于他始終與人民心相連,情相依,同呼吸,共命運。焦桐耐旱耐堿,不懼霜寒,彰顯出“雪不能摧其志,寒不改其性”的品格。焦裕祿到蘭考那一刻,是蘭考遭受風沙、內澇、鹽堿三害最嚴重,也是人心最亂的時候,但他立志“要像松柏一樣,無論在烈日炎炎的夏天,還是在冰天雪地的嚴冬,永不凋謝,永不變色;還要像楊柳一樣,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葉茂,茁壯旺盛。”他拖著日趨嚴重的病體,用共產黨人的一腔激情,帶領人民沖在治理“三害”的最前線,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泡桐樸實無華,扎根貧瘠的土地不斷壯大身軀,爾后又將自己的一切奉獻人類。同樣,焦裕祿用其光輝的一生,生動地詮釋了“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共產黨人的公仆情懷。
面對焦桐悟初心,焦裕祿用赤誠為民的拳拳初心支撐著崇高信仰,激勵了幾代共產黨人為老百姓不懈奮斗。習近平總書記說得好,焦裕祿精神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樣,體現了共產黨人精神和黨的宗旨,要大力弘揚。只要我們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要我們還是共產黨,這種精神就要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