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特別閱讀 > 何將大刀舞奮臂殺倭戎
何將大刀舞奮臂殺倭戎
作者:丁宏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3-14 瀏覽次數:8325
在吳覺、夏仲芳等人帶動下,丁夢漁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0 年,共產黨成立淮陰縣抗日民主政府,丁夢漁從事民政工作。
丁夢漁
1940 年11 月的一個漆黑夜晚,丁夢漁悄悄潛回丁集的家里,妻兒弟妹見到久未歸家的丁夢漁喜出望外。丁夢漁有兩兒兩女,此時的小兒子剛出生3 個多月。他掏出幾只彩花玻璃球給兒女玩,然后給弟弟、妹妹、妻子講述他與戰友們抗日斗爭的故事。當時只有6 周歲的丁靜波清晰地記得當時的情景。
夜深了,長時間疲憊的丁夢漁很快進入夢鄉,而她妻子陳紹儉卻沒有入睡,留意著外面的動靜。下半夜兩點左右,一陣急促的砸門踹門聲響起,妻子趕緊推醒丁夢漁,丁夢漁翻身披件衣服跑出門去。剛跑到東屋側面,敵特就進了院門。妻子忽然看到丁夢漁的一件新四軍灰軍裝,急忙抓起扔到了蚊帳頂上。敵特進屋后兇惡地問陳紹儉:“你男人呢?”陳紹儉抱著小兒子說:“沒回來”。敵特滿屋搜索未見行跡,就搶了幾件東西走了。
此時丁夢漁早已翻過院墻,跑到附近丁承鈺家,丁承鈺把他藏到小閣樓上。第二天丁承鈺家人把陳紹儉叫去。丁夢漁告訴妻子,他被黨派去鹽城工作,這次專門回來,本想在家住兩天,現在只能立刻走了。他囑托妻子侍奉好老父,撫育好子女,就是賣房賣地也要供孩子讀書,把他們培養成人。
丁夢漁,原名丁承禎,1912 年8 月7 日出生于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丁集鎮西街。他從淮陰縣師范學校畢業后,在丁集小學任教,是丁集小學最早的教師之一。
1939 年3 月日軍進占蘇北,到處燒殺搶掠。丁集小學被迫停課,學校的圖書等被轉移到丁夢漁家。不久日軍把丁集街的瓦房都拆了,用作蓋炮樓,丁集小學也被拆毀,丁夢漁家被劫掠,所有圖書被搶走燒毀。
在吳覺、夏仲芳等人帶動下,丁夢漁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0 年,共產黨成立淮陰縣抗日民主政府,丁夢漁從事民政工作。
抗大五分校在鹽城成立后,同時籌建華中魯藝(即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丁夢漁先是在抗大五分校學習。兩個多月后即1941 年2 月8 日,華中魯藝在鹽城成立,丁夢漁即被派到華中魯藝擔任教員。他在寫給弟弟的信中,有一首詩作曰:“野渚蘆花白,江村夕陽紅,何將大刀舞,奮臂殺倭戎”,表達了他的抗日決心。
1941 年1 月25 日,新四軍軍部在鹽城重建,陳毅為代軍長,劉少奇為政治委員。同年6 月,為了消滅新組建的新四軍,日偽近兩萬兵力進行大“掃蕩”,分多路合圍華中抗日民主根據地。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展開反“掃蕩”。魯藝華中分院師生于6 月下旬撤出鹽城,轉移到鹽城縣五區(今建湖縣慶豐鄉),在那里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動員青年農民參加抗日自衛隊。7 月23 日,200 多名同志轉移到鹽城與建湖之間的北秦莊,準備向北秦河北面撤離。24 日拂曉,日偽軍包圍了華中魯藝師生,包括丁夢漁在內的師生奮力抵抗。因為大多數人是學生,槍支彈藥很少,師生們只能在晨霧中分散突圍,遇到日軍只能肉搏。被日偽軍殺死或投河溺死的師生有30 多名,其中包括丁夢漁,此時,他年僅29 周歲。
如今,鹽城新四軍紀念館的烈士墻上,鐫刻著丁夢漁烈士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