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zhàn)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jù)地 今日新農(nóng)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濃濃鄉(xiāng)情祭英魂
濃濃鄉(xiāng)情祭英魂
作者:吳天津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3-12 瀏覽次數(shù):8454
一代英魂,兩地生輝。松滋鄉(xiāng)親像興化人民一樣,把嚴昌榮烈士當作精神豐碑。如今,昌榮精神正在松滋大地熠熠生輝、綻放光芒。
我與新四軍抗日英雄嚴昌榮,都是湖北省松滋縣沙道觀鎮(zhèn)人。
沙道觀,是一個久負盛名的古鎮(zhèn),也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早在1800 多年前,這個鎮(zhèn)就建制有名,集市發(fā)達,商埠繁華。傳說,東漢末年,蜀國大將關(guān)羽,征戰(zhàn)麥城,在此地欣然換甲。武漢三鎮(zhèn)暴動暴露后,賀龍元帥來到洪湖一帶打游擊,他轉(zhuǎn)戰(zhàn)江漢平原,也在這里留下了光輝的足跡。當年的豆花湖,方圓10 公里,湖水蕩漾,蘆花飄香,滿塘夏荷,天水一色,是一個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xiāng)。
說來也巧,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老鄉(xiāng)英雄嚴昌榮。那是2004 年的一天,我在江蘇某預(yù)備役師政委任上去泰州預(yù)備役團檢查工作,遇到一位興化縣領(lǐng)導(dǎo),他告訴我,他們縣有位大名鼎鼎的英雄是我老鄉(xiāng)。我迫不及待地追問,他接著介紹說,這位新四軍英雄,名叫嚴昌榮,在攻打興化縣唐子鎮(zhèn)日偽軍據(jù)點時不幸犧牲,年僅29 歲。為紀念嚴昌榮烈士,當?shù)卣畬⑻谱渔?zhèn)改為“昌榮鎮(zhèn)”,又為他立墓碑,建陵園,修紀念館。興化百姓十分敬仰他,把他當作一面精神旗幟。
聽到這一消息,我為家鄉(xiāng)有這樣的英雄感到驕傲和自豪,真想早點拜謁老鄉(xiāng)嚴昌榮。那年春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風塵仆仆趕到興化追尋英雄的足跡。走進嚴昌榮烈士陵園,那里寧靜肅穆,“嚴昌榮烈士紀念碑”高聳直立,映入我的眼簾。沿著紀念碑,我默默行走一圈,輕輕擦去碑座上的沙塵,敬上一束鮮花,表示我的懷念之情?!皳]戈殺敵,迭奏膚公,蘇皖健兒稱翅楚;濺血成仁,無負我黨,江淮勇士學楷?!?,看到粟裕將軍揮淚寫下的挽聯(lián),我心里充滿了無盡的哀思。
隨后,我又到千秋廣場,那里挺立著8 尊革命先烈的銅像,再現(xiàn)了他們視死如歸的精神風采。這時候,我看到一群中學生,排著長隊,在銅像前獻花,還有幾位老者垂首默哀。我一眼就看到了嚴昌榮烈士的銅像,他正氣浩然,威武雄壯,讓我百感交集,淚水再次模糊了雙眼。
拜謁英雄后,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嚴昌榮的英名為什么遲遲沒有回故里?從松滋走出的獨臂將軍賀炳炎,早就列入縣志,而與他同期參加紅軍的嚴昌榮,走過長征,入過抗大,當過新四軍團長,還是賀龍元帥的警衛(wèi)員。滾滾硝煙中奔波13 年,還沒來得及重回故鄉(xiāng),就為民族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有一次,沙道觀鎮(zhèn)的領(lǐng)導(dǎo)到揚州參觀學習,我在接待他們時,話題又集中到嚴昌榮身上。他們告訴我,上世紀30 年代初,賀龍打游擊途經(jīng)沙道觀,與敵展開了一次激戰(zhàn)。年僅16 歲的嚴昌榮,英勇無畏,揮舞魚叉參戰(zhàn),戰(zhàn)斗結(jié)束后,他隨賀龍的隊伍參加了紅軍。昌榮離開家鄉(xiāng)幾年后,日軍掃蕩湘鄂西,制造了“豆花湖慘案”,他的親人全部遇害,從此他就與家鄉(xiāng)失去了聯(lián)系。直到2015 年8 月,國家民政部公布著名抗日英烈名錄時,松滋籍新四軍一師三旅七團團長嚴昌榮赫然在列,這才揭開了塵封已久的消息。
昌榮找到了,英魂回家了。松滋縣委、縣政府把嚴昌榮的英雄事跡當作紅色教育的精神瑰寶,多次派人到興化收集資料,組織力量創(chuàng)作烈士宣傳片,撰寫文藝作品,修建并命名“昌榮小學”,興建“昌榮廣場”,并在豆花湖畔樹起了烈士雕像。
一代英魂,兩地生輝。松滋鄉(xiāng)親像興化人民一樣,把嚴昌榮烈士當作精神豐碑。如今,昌榮精神正在松滋大地熠熠生輝、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