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綿綿思念 > 心中的相思樹
心中的相思樹
作者:季瑛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3-05 瀏覽次數:8326
一棵雪松,如同亭亭玉立的初戀情人,深植他的記憶40 余年始終揮之不去。多少次夢里醒來,他心里總是奔涌著一種強烈的沖動,想去尋找,想去看看她如今的模樣。
一棵雪松,如同亭亭玉立的初戀情人,深植他的記憶40 余年始終揮之不去。多少次夢里醒來,他心里總是奔涌著一種強烈的沖動,想去尋找,想去看看她如今的模樣。
1973 年3 月,作為一名在鄉知青,他參加江蘇省第六次團代會。其間,千余名朝氣蓬勃的小青年集體前往雨花臺瞻仰革命先烈,種植紀念樹。那天,他所在的揚州專區代表團,被安排在烈士紀念碑東北角一塊坡地上種植雪松。事前,代表團領隊、支左軍代表、專區革委會副主任魏副師長神情凝重地進行動員:“兩人栽一棵,要帶著無產階級感情,帶著對先烈的無比崇敬,把每一棵樹種好、種活!”隨著軍代表一聲令下,活力四射的小伙子大姑娘甩開膀子,挖土、刨坑、栽樹、培土、澆水,忙得熱火朝天。他和時任縣團委書記的朱紅軍負責栽一棵,位置就在第一排左起第二棵。
完工以后,代表團全體列隊林地前,軍代表要求大家每人留下一句話。
有人說,繼承先烈遺志,樹立遠大理想。
有人說,踏著烈士足跡,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進行到底。
……
輪到他,那些慷慨激昂的話語早已被說完,情急之下,他脫口而出:“雪松,你是我的相思樹,我會來找你的!”
帶著對那棵相思樹的無限眷戀,幾天以后,他離開南京回到自己的崗位。
作為一名共青團干部,他帶頭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積肥、耕田、修水利、挖河泥,樣樣吃苦耐勞,以實際行動演繹著一個共青團員與相思樹之間的情感故事,為的是將來帶著成績去告慰先烈,向心中的那棵相思樹敘說自己追尋烈士足跡的日日夜夜。
帶著對那棵相思樹的無限眷戀,幾個月以后,植樹人參軍成了一名東海深處的守島人。
作為一名軍人,他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站崗放哨、戰備訓練、打坑道、修碉堡,處處沖鋒在前。每當遇到艱難困苦,雨花臺的那片相思樹林就成了他的精神高地,無形之中總會獲得勇往直前的莫大力量。
10 年以后,帶著對那棵相思樹的無限眷戀,他調入南京。
上班的第一個星期天,他向領導請假專程去了雨花臺。一下公共汽車,就迫不及待地奔向那片魂牽夢繞的雪松林。
找到了,找到了!雖然當年幼小的苗木已長成大樹,穿越林中,他還是一眼認出了自己當年栽下的那一棵!
像是找到了久別重逢的情人,情不自禁地沖上去與她擁抱,貼著面頰,輕輕撫摸……
等到一顆狂跳的心慢慢平緩下來,他靜靜地坐在她的身邊,訴說著這些年的風雨陽光。
帶著對那棵相思樹的無限眷戀,他把擁抱那棵雪松竊竊私語當作假日約會的快樂之事。
可是,幾年以后,那片雪松突然消失了!
再后來,那片曾經的雪松林地上矗立起一座革命先烈英勇就義的群雕。
夢中的那棵相思樹去了哪兒?經過幾番打探,終于得知那些樹木被移植到陵園的南門、北門,還有紀念碑的四周……究竟哪一棵是他當年栽的已不知所蹤。
打那以后,對那棵相思樹的眷戀之情越發濃烈。那種踏破鐵鞋無覓處的每一次尋找過后,心頭總讓人忍受著戀人失散般的煎熬。每一次尋找相思樹歸來,都是輾轉反側,久久難眠!
帶著對那棵相思樹的無限眷戀,幾十年來,他無數次走進雨花臺,試圖能夠找到那棵相思樹,與她擁抱,與她交流……
哦!雨花臺,肅穆莊嚴。你是永恒的精神高地,風情萬種的一棵相思樹日夜挺立在松柏林中,演繹著拳拳初心,詮釋著孜孜追求!
哦!相思樹,英姿勃發。牽掛一生的相思樹啊,你年年歲歲始終如一相守著先烈英靈,更是日日夜夜情動在一個癡情者的心窩里!
哦!追夢人,一往情深。當年植樹人雖已蒼老,然而他的情感世界早已與那難覓蹤影的相思樹水乳交融,未來歲月,他和她依然會在眷戀綿綿中搏擊風雨,笑迎艷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