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傳媒網 >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 > 新四軍紀律教育的成功經驗與現實啟示
新四軍紀律教育的成功經驗與現實啟示
作者:陳蓉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傳媒網 日期:2025-02-21 瀏覽次數:8315
紀律教育是紀律建設之本。抗戰時期,新四軍極為重視通過紀律教育來實現指戰員的守紀自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探究新四軍紀律教育的成功做法和實踐經驗,對于新時代黨紀學習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一、新四軍紀律教育的歷史實踐
(一)部隊初創時期:著重開展群眾紀律教育
1938年1月10日,新四軍軍部從武漢轉移到南昌后的第四天,在各項工作千頭萬緒的情況下,軍部機關就專門召開干部會議,會上項英作了《保持和發揚新四軍的優良傳統》的講話,提了十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后被稱為新四軍的十條軍規。1938年四五月間,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分散在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整編為新四軍后,即開赴華中戰場。此前長期的游擊生活,使得戰士們或多或少,不可避免地帶有一些自由散漫、不拘小節的游擊習氣。部隊開赴華中之后,為了避免對華中民眾造成不必要的打擾,樹立起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新四軍領導人就結合華中敵后抗戰的斗爭形勢,以新修訂的“三大紀律”“六項要求”和“十項注意”教育和約束廣大指戰員的言行。1938年6月,陳毅率新四軍第一支隊進入江南地區,即提出“不拉夫,不派款,不擾民”的“三不”紀律,獲得江南民眾廣泛贊譽,為新四軍在江南立足打下基礎。
(二)重建軍部時期:著重強化政治紀律教育
1941年皖南事變后,新四軍在蘇北重建軍部。劉少奇和陳毅等領導人全面總結了皖南事變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把新四軍建設成強大的正規化的黨軍”的口號,這一時期著重強化干部戰士的政治紀律教育。劉少奇在新四軍軍分會會議上強調:“黨軍是執行黨的政策任務的工具……在目前,黨的政治任務總的方針就是要求得中華民族完全的獨立,建立新的民主共和國……為了達到這樣的政治任務,就必須……強調加強黨在部隊中的領導,提高干部的黨性,向干部進行黨的教育。”陳毅在《論建軍工作》報告中指出:“正規化黨軍的第一個要求,是在政治上保證黨在軍隊中的絕對領導,養成全軍服從黨的領導的天性,執行黨的政策的完整性,執行命令的堅決性。”
(三)經濟困難時期:著重開展生活紀律和工作紀律教育
1941年-1943年這一階段,新四軍及華中抗日根據地處于經濟極端困難時期,這一時期著重在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減輕人民負擔、反貪污腐敗等方面加強教育。1941年6月,劉少奇在華中軍分會會議上,批評一師供給工作在用錢方面不規范,教育大家要重視勤儉節約和遵守經濟紀律:“現在的弱點就是浪費公糧和亂用錢,尤其是一師,我們要更多注意這一點。……一師供給工作總搞不好,政治、軍事上的負責人對這個工作忽視,經濟制度不嚴格,因此浪費很大。有些負責同志隨便批錢,比如一個團長他可以批準特務員40塊錢去診病,這不但會發生不好的影響,同時也不合經濟手續。以后嚴格規定團級首長不能隨便批錢,自己用錢也一定要經過供給部長的批準才可以,自己沒有權力批。”為了防范、打擊貪腐,新四軍及華中各根據地先后頒布《關于開展反貪污腐化反投降主義傾向的訓令》《淮北蘇皖邊區懲治貪污暫行條例》《鹽阜區各縣懲治公務人員貪污暫行條例》《蘇中區懲治貪污暫行條例》等法紀法規,通過這些紀律規定,干部戰士和民主政府工作人員受到教育,其公務行為受到約束。
(四)整風運動時期:著重加強廉潔紀律和組織紀律教育
1943年春--1945年8月,新四軍大力開展整風教育學習活動,各師聯系自身實際開展思想教育。一師著重針對少數干部比資格比地位比待遇等不良傾向,開展整風教育;二師針對貪腐現象召開干部會議,教育挽救了一批犯有錯誤的干部;三師提出嚴格群眾紀律、加強干部黨性鍛煉等要求,廣泛開展思想政治建設;四師針對部分干部打罵戰士的現象開展整風教育,密切了干部戰士之間、軍民之間的關系;五師針對孤懸敵后、日偽頑夾擊的復雜斗爭環境,對全師普遍進行階級教育,使廣大黨員和干部樹立起克服困難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其他一些單位也都結合自身的情況,進行各種生動實際的整風教育。
二、新四軍紀律教育的成功經驗
(一)教育陣地堅實牢固
新四軍通過開辦各類干部學校,集中培訓部隊骨干,把傳授理論知識和錘煉過硬作風統一起來。新四軍軍部從武漢移駐南昌后不久即籌建教導隊,著手干部培訓工作。教導隊在抗大辦學模式基礎上,結合新四軍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和管理。此后教導隊擴建為教導總隊,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為教育方針,部署和開展教學活動。重建軍部后,軍部領導人吸取皖南事變教訓,高度重視黨內政治生活的開展,先后創辦了華中黨校、抗大分校以及各地行政學院等一批有影響的干部學校,專門設置黨性教育、廉潔自律、艱苦奮斗、群眾工作等課程,對官兵進行全面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軍規軍紀教育,為新四軍和根據地培養、輸送了大批素質過硬的軍政干部。
新四軍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宣傳和引導作用,通過創辦報刊雜志建立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陣地。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先后創辦了250多種刊物,如《抗敵》《真理》《先鋒》以及《江淮日報》《新華報》《鹽阜大眾報》等,這些報刊雜志經常刊登領導人關于廉政教育的講話、文章,對廣大指戰員進行紀律教育和作風教育。這些刊物還及時報道有關紀律方面的事件,對貪污腐敗等反面典型予以揭露、進行批評,對清正廉潔的先進事跡給予表揚,及時推廣,很好地發揮了監督和教育作用。如:《真理》第4期刊登《關于郭力軍錯誤的決定》、第18期刊登《關于開除陳新黨籍的決定》等文章,對一些不良現象和作風不留情面地予以批評,指出問題所在,進行有力的輿論監督;《鹽阜大眾報》先后刊登《民主政府的干部多清白》《單懷佐不受賄 區里說他好干部》等文章,通過報道一些基層干部吃苦耐勞、廉潔奉公,勤勤懇懇為老百姓服務的事跡,表明民主政府政治建設的新氣象,號召廣大指戰員向先進模范學習。
(二)教育形式豐富多樣
新四軍把“思想上建黨”作為軍隊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務,采取平時教育、集中輪訓、個別談話等方式,利用冬學、夜校、半日校、讀字組、讀報組等形式,廣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軍隊紀律教育。據曾是新四軍文化教員的周仁甫回憶:“那個時候,一到部隊就學習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思想教育是十分嚴格的。”“不打仗的時候,就會上政治課,把戰士集中起來,講革命人生觀,講軍民關系,講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為了強調紀律,新四軍指戰員幾乎每晚都要開會學習,“很多戰士不識字,文化教員就把部隊紀律編成歌詞或者順口溜,這樣好記,有的戰士睡著了說夢話還在唱《紀律歌》。”據原任新四軍第一旅政治部戰地服務團大隊長的束穎回憶:“那時晚上也開臥談會。睡前5分鐘,大家會躺在秸稈或稻草的地鋪上,進行表揚、批評,或者談心。大家都很坦誠,說話也不會拐彎抹角,團長、隊長有什么錯都敢講,領導也沒架子,有不對的地方就自我檢討。”為了宣傳學習法律法規,鹽阜區政府專門編撰了《鹽阜區財經法令匯編》,組織人員系統學習,教育大家反對瀆職懈怠、損公肥私,倡導恪盡職守、勤政為民。
新四軍和根據地黨組織把整頓基層黨支部工作當做抵制各種腐朽思想、提高軍隊戰斗力和鞏固抗日民主政權的重要舉措,要求共產黨員無論在地方還是在部隊,無論是上級還是下級,無論職位高低,無論斗爭環境如何險惡,都必須過好組織生活。各級黨組織經常召開黨員大會,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并大力開展模范黨員和模范黨支部的創建活動,黨員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作風得到進一步發揚。各級干部以普通黨員身份自覺參加黨組織活動,及時向黨小組匯報思想,虛心聽取講評;同時,他們帶頭遵紀守法,主動接受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為全體黨員干部做好榜樣。1943年7月,六師十八旅旅長劉飛在旅直屬總支全體黨員組織生活會上說:“今天我們一般的黨員都經過鍛煉,但是還很不夠。個別的黨員貪污腐化,失去自己立場,甚至脫離革命的現象也有發現,所以我們黨員應該加倍努力來加強自己的修養和鍛煉”,“思想意識不正確,則在生活行動上也會不正確”。這一席話表明當時各級黨組織正是通過組織生活開展積極的批評與自我批評,來同各種錯誤思想和不正之風作斗爭,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修養和鍛煉。
1942-1945年,新四軍開展了歷時4年的整風教育。陳毅軍長在軍直機關高級干部整風會上首先開展自我批評,之后各師負責人在師會議上檢討思想和工作作風,隨后整風運動在新四軍和華中各根據地普遍開展起來。整風過程中,各部隊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抓住重點問題加以解決。1943年5月,新四軍一師師長兼政委、蘇中區黨委書記粟裕在一師干部會議上作《目前部隊中存在的不良傾向問題》的報告,指出要克服干部中存在和滋長的個人享樂主義、高高在上的官僚主義、資產階級的剝削意識等不良傾向,作為黨內思想教育的嚴重任務。蘇中區黨委對整風運動高度重視,成立整風學習委員會,由粟裕任主任,陳丕顯、管文蔚等為委員。整風過程中,主要領導親自抓、親自過問,并作輔導報告。一些在執行紀律規范上存在錯誤和缺點的同志,經過學習教育,提高了思想覺悟,消除了思想顧慮,主動檢查交代,承認錯誤,接受教訓。經過黨小組和黨支部集體鑒定,組織上免于處分,使這部分同志既改正了錯誤,又放下了思想包袱。通過整風運動,強化了新四軍的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了隊伍的戰斗力,為新四軍贏得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新四軍還積極運用戲劇、對聯、詩歌、歌曲等多種文藝形式進行廉政宣傳和紀律教育。文藝工作者創作了《同志,你走錯了路》《照減不誤》《寧死不屈》《陷入圈套》《路遙知馬力》《過關》等大量的廉政教育作品,這些反腐倡廉的好戲在各根據地多次演出,深受干部戰士和根據地群眾的歡迎和好評,對各級領導干部也起到了防止蛻化變質的警示教育作用。阿英創作的五幕歷史劇《李闖王》演出后在干部、戰士中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大家對李自成、李巖、劉宗敏、牛金星等劇中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誰要是工作中出現了驕傲自滿的苗頭,就會被告誡“要記住李闖王的教訓”!或者被指責“你有點像劉宗敏了”!在整風中,大家自覺以該劇為鏡子檢視自己的言行,糾正錯誤思想。音樂工作者創作了《我們是戰無不勝的鐵軍》《廉政歌》《三不走》等加強紀律教育的作品,這些簡單通俗的歌曲在軍中廣為傳唱,美術工作者也創作了《軍民團結》《寧死不踏青苗》等一批宣傳紀律教育的畫作。還有反映紀律和廉政建設的宣傳對聯,如:“為人民公仆,做革命功臣”、“暢懷天下興亡志,善擇人間香臭名”、“貪贓枉法,盡費心機,總要有痕,怎逃脫恢恢天網;廉政奉公,恪忠職守,方能無愧,不玷污皎皎人生”等,這些質樸通俗、朗朗上口的楹聯,很好地宣傳了廉政建設主題。
(三)以案說法警示深刻
新四軍不隱瞞內部出現的貪污腐化分子,通過召開公審大會,對典型案件公開審判、嚴懲,起到警示全體干部戰士的作用。1938年春,新四軍進入蘇南地區。一位參軍多年的老紅軍因奸污婦女,引起當地群眾強烈不滿。一支隊政治部主任劉炎和軍法處調查屬實后,向陳毅匯報:雖然奸污并非死罪,但如不嚴懲,就會脫離群眾,并給國民黨以把柄。為了嚴整軍紀,陳毅果斷下令召開公審大會。公審大會上,陳毅重申了新四軍三大紀律十項注意,軍法處對那名老紅軍現場執行了槍決。當地民眾深感震撼,全體干部戰士也受到深刻的警示教育。
據新四軍老戰士潘開田回憶:一次戰斗期間,一個戰士拿了老百姓的銀鐲子,被搶百姓到連隊哭訴,連長便讓戰士們列隊站在院子里,然后讓老百姓辨認,老百姓揪出了那名戰士。“后來,就開大會,進行公審。”說完,老人又加了一句,“他第三天就被槍斃了,這樣的事少,大家也特別震撼,很受教育。”
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聽說淮北群眾對騎兵團的馬踏壞莊稼很有意見,就親自到騎兵團開展紀律教育。他說,馬應聽人指揮,人應聽黨指揮,黨決不允許任何人借口“特殊”,讓馬踐踏群眾的莊稼,啃群眾的樹皮,吃群眾的青苗。他教育戰士“在敵人面前一定要像猛虎,在人民面前一定要像綿羊”。經批評教育后,騎兵團基本杜絕了戰馬脫韁的現象。
(四)干部帶頭言傳身教
古語云: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新四軍和華中根據地各級領導干部深知這一道理,他們嚴以律己、公私分明,成為廣大指戰員的標桿和楷模,起到了言傳身教的教育效果。項英招待美國著名記者史沫特萊時,特地交代餐費從他津貼費中扣除。陳毅與張茜貼兩個喜字、吃一碗面條、鋪一張稻草床就結婚了。粟裕發現他的坐騎啃了群眾家的樹皮,當即拿錢賠償,并買來樹苗親自補栽。黃克誠對自己和家人要求都十分嚴格,1941年在蘇北結婚時與夫人唐棣華訂立“約法三章”,這個“約法三章”成為他們夫婦倆一生及子女們都共同遵守的“家規”。
新四軍各級領導不僅在行動上做表率,以身作則、嚴守紀律,而且親自擔任紀律教育的宣講者,要求將新四軍建成為一支純潔清正的革命軍隊。新四軍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各種“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滲入,如“把軍隊看成個人財產”的軍閥觀念,“把人民當成奴隸,不把人民當主人”的封建思想,“把政府看成軍隊的工具,以為政府是老子打出來建立的”隨意打罵政府人員的思想觀念等。新四軍領導人對這些錯誤思想及時清除及時糾正,并經常抓反復抓,使部隊成為一支政治堅定、思想純潔、作風過硬的革命隊伍。劉少奇、陳毅等領導人在講話、報告、文章、信件中對此進行了充分闡述。1942年7月,劉少奇在赴延安途中給陳毅的信中強調:“為了整個革命的利益,我們不應該姑息那些官僚主義者及貪污浪費者。”《真理》雜志上刊登的張云逸《克服浪費,厲行節約》、《共產黨人》創刊號上刊登的張鼎丞《介紹新四軍一個模范黨支部》、《建軍》雜志刊登的張鼎丞《永遠做人民最好的勤務員》等文章,都是聯系實際問題、倡廉反腐的極好教材。
三、新四軍紀律教育的現實啟示
(一)政治紀律教育始終放在首位
新四軍在開展紀律教育的過程中,始終將政治紀律教育擺在第一位。特別是重建軍部后,新四軍領導人及時總結皖南事變教訓,把“建設正規化黨軍”作為重要政治任務,著重強化干部戰士的政治紀律教育,保證了新四軍和華中根據地始終遵循正確的政治方向開展各項工作。
新時代加強政治紀律建設,必須把強化黨員干部的政治紀律觀念擺在首要位置,全面提升黨員黨性修養,著力提高黨員干部遵守政治紀律的自覺性。一是要加強修養自律,通過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的修養自律,切實增強黨員干部自律意識和紀律觀念,不斷強化自我管理;二是要加強制度監督,強化政治紀律教育的體制機制建設,落實好開展政治紀律教育時的責任機制、考核評價體系及監督問責機制;三是要加強自我約束,不斷進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讓黨員、干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二)確保紀律教育經常化制度化
毛澤東同志在談黨的作風建設時曾說:房子是需要常常打掃的,否則就會積滿灰塵。對于同志思想的工作而言,也會沾染一些灰塵,必須要進行及時的打掃。新四軍從最初成立到抗戰勝利,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許多艱難曲折,在這一過程中,新四軍始終把紀律建設和廉政教育看作革命的基礎,對紀律教育常抓不懈。
紀律教育不是一項階段性工作而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只有將其制度化才能保證紀律教育的經常性開展。各級黨組織要將紀律教育納入工作的總體部署之中,細化紀律教育責任主體、責任目標、責任任務,促使紀律教育工作層層落實、層層壓緊,實現紀律教育的制度保障。
(三)創新教育載體,豐富宣傳形式
為加強紀律教育,新四軍通過開辦干部學校、創辦報刊雜志,積極拓寬教育陣地和載體。同時,新四軍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用歌詠、舞蹈、繪畫、戲劇、快板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對廣大指戰員進行思想政治工作和黨風廉政教育。經過系統、廣泛的經常性宣傳教育,廣大指戰員的思想覺悟和紀律意識都得到很大提升,有效地遏制了軍中出現的享樂主義、形式主義等不良思想傾向和假公濟私、貪污腐敗等違紀現象。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黨開展紀律教育,在堅持借鑒吸收黨在歷史實踐中積累的好做法、好經驗的基礎上,我們還要注意推陳出新,探索創新紀律教育的新模式、新載體、新方法,切實增強紀律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一方面,要用好現有模式,包括廉政教育基地、黨校培訓課堂等教育陣地,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書籍讀本等教育載體,以及“三會一課”、警示教育、知識競答、演講比賽等傳統形式。另一方面,要創新宣教方式。充分發揮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的網絡影響力,拓展教育陣地;積極推進紀律教育與數字技術的有機結合,嘗試將抽象的教育內容轉化成文創、動漫、短視頻、微電影等易于接受的“視覺代碼”,提升宣教效果。
(四)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示范效應
新四軍領導干部不僅是紀律建設的倡導者,而且也是紀律制度的模范踐行者。他們嚴以律己、淡泊名利,以清正廉潔、公正無私的形象,給廣大指戰員作出了很好的表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他們的示范帶動下,新四軍廣大指戰員自覺遵守紀律,共同維護紀律、鞏固紀律,不折不扣地執行黨的指令,成為一支執紀嚴明的抗日鐵軍。
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先進典型引領示范,歷來是我黨我軍重要的工作方法。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和紀律教育,同樣離不開先進模范人物的典型示范。要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頭作用,通過對先進典型模范守紀事跡的廣泛宣傳,讓更多的黨員干部受到教育、得到啟迪、見諸行動。一要科學選樹典型,選樹群眾認可、經得起檢驗的遵紀模范;二要積極宣傳典型,要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網宣平臺,及時發布遵章守紀典型事跡;同時,還要注意客觀宣傳,深入解讀,對過度宣傳、惡意炒作要堅決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