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偶遇英雄
作者: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5-02-17 瀏覽次數:8324
他坐輪椅上,有個戰士陪同。我和他同一個鎮,張家港市樂余鎮,兩人老家所在的行政村相距也不遠。36 年前,鄉里鄉外,幾乎都知道家鄉出了個英雄:展亞平。我是20 世紀80 年代遠赴云南老山前線采訪自衛作戰部隊,知悉他“硬骨頭”故事的。
1986年展亞平在北京受到鄧小平同志接見
展亞平幸福一家人
一次回鄉探親,在住宿的賓館大廳,相遇戰斗英雄展亞平。
他坐輪椅上,有個戰士陪同。我和他同一個鎮,張家港市樂余鎮,兩人老家所在的行政村相距也不遠。36 年前,鄉里鄉外,幾乎都知道家鄉出了個英雄:展亞平。我是20 世紀80 年代遠赴云南老山前線采訪自衛作戰部隊,知悉他“硬骨頭”故事的。1985 年1 月11 日,在堅守的172 號陣地上,時任班長的展亞平為掩護戰友安全,自己被炮彈炸成重傷,昏迷5 天5 夜,做了7 次手術,高位截肢,沒能保住兩條腿和左手,被評為“特等傷殘”,榮立一等功。這一年,他23 歲。翌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鄧小平同志接見他時說,你的事跡在報紙上看到了。戰后,展亞平被安排到蘇州休養。
在下榻賓館,我倆快樂聊天。
他的板寸頭上,已顯花白。他愛抽煙,一根抽完,不多時又接上一根。他自豪地告訴我,外孫女已上小學。當年走進硝煙,出生入死沒有死,是幸運的,更幸運的是他這個特殘還收獲了美好愛情。蘇州郊區女工徐秀蘭,25 歲芳齡,決然選擇和他走到一起,婚禮上,展亞平感慨萬千:今后我和秀蘭相伴人生,不管碰到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將攜手迎接燦爛明天……
后來,女兒出生了,取名展晶,晶,愛情的結晶。彈指一揮間,女兒長大嫁人,女婿是姑蘇城的醫生,小兩口有了孩子,展亞平大笑,“我當外公了。”生活,必定不會光是甜味的,對于高位截肢的他來說,一遇上天氣變化,傷口處酸疼,鉆心般難受。多少年下來,展亞平以堅強毅力樂觀面對。傷愈回到蘇州后,他讀了大學文學專業,經常給社會各界作輔導。去年4 月,受張家港市實驗小學邀請,他走進學校“榜樣講堂”,講述戰場和他走下戰場的故事,師生們贊譽:展亞平是一個精神明亮的人。
閑聊間,加了他微信。他的微信頭像是小平同志接見他的照片,那個時候,展亞平還是穿著沒有實行軍銜制的老式卡其布軍裝,一張國字臉,好帥氣。通過微信他發我一張最新全家照,他和妻子、女兒、女婿、外孫女相依甜蜜,洋溢著幸福氣息。
展亞平九死一生活下來,最惦念給了他生命的人。解放軍四十四醫院當年在老山戰場開設了前線野戰醫療所,展亞平身負重傷后,就是這個醫療所第一時間為他做手術的。經少將陶正明等同志牽線,2018年,展亞平踏上感恩之旅去了貴州,拜見部隊醫務人員。時任野戰醫療所所長楊文龍回憶,展亞平送來的時候已經重度昏迷,高燒不退,傷口不時散發一陣陣難聞的惡臭。野戰醫療所當機立斷,搶救了4 個多小時,做完手術,有的醫護人員癱坐在了地上。時光飛逝,30多載再相聚,展亞平和白衣戰士們相擁而泣……
昔日的英雄,早已遠離曾經鮮花掌聲熱烈相伴的歲月。展亞平屬虎,1962 年生,今年恰好一個甲子年輪。他平靜,他開朗,沒流露出一絲絲憂傷。我想,英雄的心里,對輪椅人生的詮釋,一定會有自己獨特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