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感懷新四軍 > 施新岳:勇立潮頭新鐵軍
施新岳:勇立潮頭新鐵軍
作者:唐金源 黃朱清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1-14 瀏覽次數:8326
血腥風雨的歲月,新四軍憑著“鐵軍”風骨抗日救國。新的時代,在這方紅色基因深厚的滾燙熱土,又孕育出一批馳騁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新一代“鐵軍”,新“鐵軍”行列里,有個人稱“阿六”的人,早已馳名浙東。他,就是2021 年浙江省慈溪市最美退役軍人施新岳。
施新岳從軍留影
東海之濱,杭州灣南岸,浙東慈溪。
70 多年前,中共浙東區委和新四軍浙東游擊縱隊,在這里創建紅色根據地,如今,慈溪成為中國在浙江實現共同富裕的先行實驗區。血腥風雨的歲月,新四軍憑著“鐵軍”風骨抗日救國。新的時代,在這方紅色基因深厚的滾燙熱土,又孕育出一批馳騁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新一代“鐵軍”,新“鐵軍”行列里,有個人稱“阿六”的人,早已馳名浙東。他,就是2021 年浙江省慈溪市最美退役軍人施新岳。
一
“阿六”,兄弟六人,施新岳排行第六,他生于1963年3 月,現任寧波市阿六(冷鏈)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父親施堯燦,1947 年參加華東野戰軍六縱隊,縱隊前身由新四軍一支隊二團及二支隊四團發展起來的,后編為新四軍一師二旅,縱隊司令員王必成是聞名的虎將。施堯燦投身這支部隊出生入死,歷經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舟山群島戰役,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因傷病離開部隊回到家鄉工作。
受父輩紅色教育的影響,1982 年,施新岳放棄了政府安排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報名參軍,來到東海前哨的島嶼上,守衛海防。在部隊,他當過炊事員、給養員、航海兵。施新岳說,“軍營生活,讓我學會了吃苦耐勞,學會了堅強勇敢,學會了團隊合作。”他總是樂呵呵地笑言,軍隊傳統,軍人素質,是我這輩子創業成功的紅色“資本”。
二
1985 年,施新岳退伍后,被安排進入慈溪動力機廠,這是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的重點企業,鐵飯碗,收入高,福利好,有房住,許多人想進這個單位都進不去。可不久,施新岳卻辭職離開,鐵心自主創業。20 世紀80 年代,改革開放春風吹拂神州,激起了施新岳心海漣漪,“軍人出身,走自己創業路,我什么都不怕。”好友勸其三思而行,施新岳私下交心:懂事開始,父親叫我們學英雄,他還經常講老部隊抗戰的鐵軍故事和解放戰爭的親身經歷,每次回憶起來,父親總是很自豪且斗志昂揚,這種意志的熏陶刻骨銘心。我想過,大不了遭遇失敗,假如摔倒了,爬起來再干。
開始,他從小五金干起,又聯合加工羊毛衫,都不盡如人意。有一天晨練跑步,施新岳路過農貿批發市場,被水產批發攤位前熙熙攘攘景象吸引。水產,對他來講了如指掌哇。舟山群島當過航海兵,對舟山海域的海產分布相當熟悉:嵊泗島的石斑魚、黃龍島的蝦米、枸杞島的淡菜,岱山的大黃魚、扇貝,普陀的蝦皮、烏賊、馬鮫魚、鰻魚、海帶,定海的帶魚、鯧魚等等。在部隊的時候,他常聽島上漁民為銷售新鮮海鮮而犯愁,受銷路影響,出海回來就把一筐筐新鮮海鮮倒在碼頭、石頭、房頂上晾曬。于是,施新岳心生一計:利用自己熟悉海鮮資源的優勢,嫁接家鄉慈溪等浙東地區的市場需求,開辟新的創業之道。不久,“阿六水產批發中心”在鞭炮聲中開張。
批發市場,凌晨1 點開門迎客。施新岳的水產批發中心門前,人聲鼎沸,前來批發海產品的客戶來自四面八方。為方便舟山漁民把捕來海鮮快速運抵浙東地區,施新岳組織人手在白峰碼頭、郭巨碼頭設立中轉站,只要漁船一到,馬上安排海鮮裝車,直達慈溪,新鮮的水產,經常供不應求。
在創業路上,走了彎路,沒有灰頭土臉,施新岳憑著堅韌不拔的意志,冷靜調整戰略,尋找自己熟悉、又能滿足市場的新路,一路陽光,一路凱歌。
三
1994 年11 月,施新岳注冊成立慈溪市阿六水產食品有限公司。對于施新岳來說,他猶如沖鋒的勇士,以忠誠和血性活躍在經濟建設戰場,連連收獲振奮人心的捷報。2009 年,施新岳開始瞄準冷鏈物流。冷鏈物流,就是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系統工程,這是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制冷技術發展而時興起來的。
冷鏈物流,管理和資金投入更大,施新岳看準方向,果斷發力。
為精準組織貨源,他每年奔赴舟山各區縣以及全國沿海地區考察。夜幕降臨,漁燈映紅了港口,施新岳會聯想起清代詩人劉夢蘭描寫舟山漁港的《衢港漁燈》:“無數漁船一港收,漁燈點點漾中流。九天星斗三更落,照遍珊瑚海上洲。”身臨其境,信心滿滿,他先建起日產10 噸冰塊的制冰廠和容量500 噸的冷庫,這是寧波乃至浙東地區第一家冷鏈物流配送中心,本省的舟山、臺州、溫州,江蘇、福建、廣東等省市沿海魚貨源源不斷涌入他的冷鏈物流。再后來,他又建造了2.5 萬噸冷鏈物流冷庫。慈溪市公交車上第一條廣告,就是“買水產,找阿六”。慈溪盛產楊梅,慈溪楊梅節第一條商業廣告“: 阿六水產,慈溪楊梅,兩全其美”。
從上海、杭州等地來到慈溪的眾多賓客,不僅帶走楊梅,也饒有興致帶走了阿六水產的大禮包。
2011 年,在寧波、杭州灣、象山、寧海等地海邊灘涂,大規模養殖南美白對蝦。施新岳水產批發中心的加工機器全開,賺得盆滿缽滿。2012 年,施新岳投資建造全省較大的蔬菜加工生產線,每小時加工6 噸,除了供應長三角地區部分中心城市,還遠銷海外,其中速凍蔬菜、脫水蔬菜、果蔬罐頭、濃縮果汁、腌制果蔬等7 大類200 多個系列食品,出口日本、美國等地。
目前,施新岳旗下的企業,步入全國冷鏈物流50強企業方陣,被評為“中國最美冷庫和中國倉儲服務金牌企業”。
冷鏈關乎民生。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食品消費需求的加快升級、食品流通安全要求的日趨提高,冷鏈物流迎來增長黃金期。2020 年10 月,阿六水產食品(冷鏈)有限公司等3 家冷鏈企業發起成立慈溪市冷鏈行業協會,施新岳被推為會長。在慈溪,進口冷鏈、航空冷鏈、冷鏈配送體系及冷鏈物流云服務平臺已具備良好基礎。施新岳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成立冷鏈行業協會,加強會員間聯系,加強與各級政府的緊密聯系,更好地服務企業、服務行業、服務政府、服務群眾,成為政府信得過、行業離不開、企業真需要的有影響力的行業組織。
施新岳所在公司,是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單位、浙江省冷鏈物流常務副會長單位。國防文化研究會把施新岳評為“百佳軍旅英模人物”,慈溪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聘他擔任“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導師”。
施新岳組織戰友登島到“洛陽營”接受紅色傳統教育
四
創業成功,施新岳成了名人,卻很暖人。他愛收藏酒,喜歡一口老酒。施新岳聽戰友說,當年老山前線自衛防御作戰,連隊第二天要上一線陣地,當天晚上拿碗裝酒,全連喝酒壯行……
去年金秋,我們來到慈溪采訪,施新岳第一餐飯安排在公司鄰近“第一槍農莊”。取名“第一槍”,是慈溪紅色血脈的賡續。慈溪市有個崇壽鎮,1941 年6 月18 日,這一天,劃破天空的一聲槍響,打響了三北(慈溪、余姚、鎮海三縣姚江以北地區)敵后抗日第一戰,為創建浙東敵后抗日根據地拉開了序幕。一群日本兵荷槍實彈,耀武揚威直奔相公殿村搶劫擄掠,不一會,一身土布便衣的新四軍南渡部隊突然出現,首先向日軍開火,擊斃8 人、傷敵8 人,我軍無一傷亡。首戰告捷,一下傳遍了浙東,極大鼓舞了浙東人民抗日斗志。第一槍的槍聲早已遠去,新四軍在三北地區的抗戰壯舉,并沒有被慈溪人淡忘。
落座,施新岳給每人斟上他自己泡制的楊梅酒。
舉杯間,施新岳告訴我們,慈溪人對新四軍的感情很深,當年第一槍的地方,立了紀念碑,每次路過那里,心里面充滿崇敬。抗戰年代打日軍,新四軍內部和睦相處,軍民團結如一人,鐵軍部隊有鐵的力量。
紅色基因,滋潤孕育了施新岳的人生。
施新岳從小酷愛攝影,他是旅行包里裝上120 海鷗牌相機入伍的。戰友們驚詫,“施新岳,你還有相機哇!”他熱情為戰友拍照,沖膠卷、洗照片,給不少干部戰士留下軍營身影,遙寄家鄉,安慰、溫暖親人。退伍回到慈溪,在艱苦創業的日子里,他對員工兄弟相稱,不問哪里人,來到企業一視同仁,一起打拼,同甘共苦,阿六的公司就是員工的家……
在施新岳辦公室,辦公桌上放著一把錚亮軍號,上面系著紅綢帶。我們問:“干嗎要放一把軍號?”施新岳笑笑,“在部隊,天天聽軍號,嘹亮的軍號伴隨軍旅生活,看到它仿佛我還在部隊。”
寬敞的辦公室墻上,掛滿了施新岳和戰友的合影。
其中一張合影,是和軍旅歌曲《戰士第二故鄉》詞作者張煥成的合影。
這張照片,是施新岳專程去看望、慰問張煥成時拍的。施新岳在部隊服役時,每當唱起歌頌老部隊的《戰士第二故鄉》,總要被歌詞作者的故事打動。張煥成是守島戰士,他守的島,名叫東福山,地處舟山市普陀區東極鎮,面積僅有2.96 平方公里。這里,人們戲稱是“風的故鄉、雨的溫床、霧的王國、浪的搖籃”。1958 年11 月,東福山守島部隊組建的第3 年,張煥成入伍來到這個島上,他是浙江仙居人,上島半年,就被戰友們以苦為榮、扎根小島的守島精神所感動,于是,他把真情實感用小詩形式寫了出來,寫在連隊黑板報上。“云霧滿山飄,海水繞海礁,人都說咱島兒小,遠離大陸在前哨,風大浪又高。有咱戰士在山上,管叫那荒島變模樣,搬走那石頭,修起那營房,栽上那松樹,放牧著牛羊,啊東福山,你是我們戰士的樂園,是我們日夜守衛的地方。”1963 年春天,新四軍時期的文藝工作者沈亞威等來到東福山島體驗生活,看到了連隊黑板報上張煥成的小詩,連聲贊嘆寫得好,在小詩基礎上作了修改,譜上曲,成為島歌,后來唱紅了祖國的神州大地。施新岳回憶,在部隊的時候,特別喜歡唱這首歌。
退伍創業,施新岳富裕了,他情牽夢繞著這位沒有謀面過的張煥成。通過部隊老首長的關系,托人查找張煥成下落,當找到了具體地址,立馬驅車趕往浙江仙居縣的大山里,特意遠道看望退伍回鄉當了農民的張煥成,送上慰問品、慰問金,問寒問暖,老人明白這位陌生戰友的來意后,禁不住熱淚盈眶。
五
2021 年,施新岳的公司搬了家,遷至新的辦公大樓。公司門前廣場飄揚著3 面旗幟:國旗、軍旗、公司旗。公司門廳內,巨幅宣傳畫上,10 個大字尤為醒目:“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
走上辦公樓的頂層,整個樓層面積好大,空蕩蕩的。施新岳說,這里沒有裝修,是我們專門留下的,計劃籌建一個傳承紅色基因的博物館,向社會開放。
施新岳,現兼任寧波市傳承紅色基因工作委員會主任。
多年來,施新岳的事業持續紅火。同樣,他對紅色文化的傳承情有獨鐘。他主動發起舟山老部隊戰友聯誼會,每年開展一次集體活動,在繁華都市上海,在安徽涇縣,在“洛陽營”,組織參觀中共一大會議舊址、新四軍軍部舊址、老部隊英模單位榮譽室,緬懷革命先輩,牢記新時代使命。
2018 年開始,他又牽頭每年組織一次“戰友創業論壇”。從軍營走出來的鐵漢子,馳騁經濟建設的新戰場,遇到了哪些想不到的困難,知難而進又如何鳳凰涅槃,部隊優良傳統和軍人素養,到底給了自己什么自信和力量,創業中傳承紅色基因應該樹立什么樣標桿等等話題,人人暢所欲言,個個說心里話。論壇上,敞開思想,歡聲笑語,把紅色血脈議題往深度推進。
老部隊出書,記錄和傳承光榮歷史,施新岳二話不說,慷慨解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