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藝苑 > 最美不過八尺溝
最美不過八尺溝
作者:許佳文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0-28 瀏覽次數:8017
八尺溝,是我魂牽夢繞的故鄉,也是當年新四軍將士浴血征戰的地方。
八尺溝,是我魂牽夢繞的故鄉,也是當年新四軍將士浴血征戰的地方。
最近半個多月時間,在我們村265 人的“最美八尺溝”微信群里,人們談論最多的是南京、揚州等地反彈的疫情,希望遠離病毒的話語和表情包一個接著一個。不過,昨天下午,村黨總支書記王益鵬在群里發的一段文字和幾張效果圖,讓我們這些遠在他鄉的八尺溝人,像打了雞血一樣激動不已。
原來八尺溝特色田園鄉村項目已經在發改委立項階段,等待審批,審批結束后進行招投標程序,預計在10 月份開工建設,總投資約1500 萬元。啟動資金已由鎮出資,其他資金正在籌資中。
1978 年,我離開出生地南八尺溝到杭州當兵,家鄉給我的印象是又小又窮。雖然它地處魚米之鄉的里下河地區,但畢竟只有巴掌大的地方——村里老人常說,麻團大的莊子,油條長的巷子,一泡尿能轉上三圈。后來,東八尺溝、西八尺溝、南八尺溝三個自然村合并成一個行政村,統稱八尺溝。再后來,它又與吳榔、李家、陳奪三村合并,還叫八尺溝——六個村加在一起,也就是幾千人口幾千畝地,沒有工業經濟,也沒有支柱產業,加上地處偏僻,所以一點名氣也沒有。
沉睡的八尺溝蘇醒過來,或者說漸漸地在外地有點影響,還是在海河鄉與釣魚鎮合并組成新的釣魚鎮——鎮農經站張明調任村黨支部書記之后。面對諸多困難,張明沒有退縮,他團結帶領村“兩委”班子及在家的鄉親,開動腦筋,埋頭苦干,一方面請求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一方面發動村里能人和鄉賢捐助,修公路,建大橋,栽櫻花,搭塑料大棚,種小黃瓜、番茄和無花果,發展高效生態觀光農業……
去年,張明被破格提拔到戴窯鎮擔任人大副主席后,八尺溝的接力棒交到王益鵬手上,他開始感到壓力山大。畢竟六個村合并時間不長,每個村的想法又不一樣,怎樣把人心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勁,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這是他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好在這位優秀的退役軍人,在深入調查和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請鎮領導出面組織,到已經創建成功的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參觀學習,跟南京爾目文旅集團多次溝通協調,很快拿出了適合八尺溝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可行性方案——未來的八尺溝,將通過“理水、活田、賞櫻”的村莊發展思路,著力打造集“水上觀光、文化體驗、田園休閑”于一體的特色生態水鄉示范村,實現“櫻花漫漫,果香田園,枕水樸居,游韻人家”的美好愿景。
對王益鵬書記的話和曬出的效果圖,群里好評如潮,大家都盼望盡快組織實施,把規劃圖早日變成實景圖,相信等到疫情霧霾散了之后,我們再回八尺溝的時候,老家一定會更加美麗迷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