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紅色景點 > 鄉村振興一條龍
鄉村振興一條龍
作者:許峰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4-10-21 瀏覽次數:8026
龍峰村位于溧陽市西北角,與溧水、高淳交界,區域面積15.93 平方公里,其中67%是山地,典型的丘陵地區。可就是在這塊似乎貧瘠的土地上,舞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大龍。
溧陽老區龍峰村田原美景
龍峰村位于溧陽市西北角,與溧水、高淳交界,區域面積15.93 平方公里,其中67%是山地,典型的丘陵地區。可就是在這塊似乎貧瘠的土地上,舞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大龍。這幾年,龍峰村先后獲得“江蘇省衛生村”“常州市電子商務示范村”“江蘇省電子商務示范村”“江蘇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省級創新型社區”“江蘇省象棋特色村”等榮譽。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只有建設一個強有力的村“兩委”班子,才能帶領全體村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打開鄉村振興的新局面。龍峰村根據農村黨員實際,創造了“比、學、趕、幫、超、曬”黨員管理“六步工作法”,即比工作能力,學理論知識,趕工作進度,幫困難群眾,超先進典型,曬工作成績,形成了見賢思齊、團結向上的創業氛圍。同時加大對年輕黨員干部的培養力度,全面夯實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村黨總支多次獲評溧陽市和上興鎮先進基層黨組織,村書記余慶貴也先后被評為“常州市優秀共產黨員”“常州市新農村帶頭人”。產業振興靠什么?龍峰村的人回答得好,必須以產業支撐為基礎,推動三產融合。點子動得早,措施抓得實,成果見效快。經過幾年的努力,總投資6.2 億元,占地1.16 萬畝,涵蓋精品水果種植、稻田藝術景觀、農產品深加工等一二三產融合的國家級特色田園鄉村——十里莓(梅)嶺于2020 年初正式開工。從農業+旅游+文化的復合產業鏈模式出發,緊扣莓果資源品質,打造獨特的“梅林果香”品牌IP,構建鄉村振興產業融合示范新高地。村內現有大小農企20 余家,其中有2 家江蘇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 家常州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 個國家級農民示范專業合作社,多種經營主體的發展為龍峰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各類創新人才接踵而至,為村民致富提供了更大的平臺,帶動附近村民1000 余人致富就業,人均每年增收3 萬多元。
解決了溫飽,鼓起了腰包,龍峰的老百姓有了新的思考。他們說,一是生態,二是文化,這兩件事情抓不好,到口的好飯也吃不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些老百姓聽了心里感到舒服的話,已經成為村民自覺的發展理念。這幾年,村里通過“美化、硬化、亮化”的“三化”工程,硬件建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龍峰村依舊把綠色作為鄉村振興最濃的底色,在發展的同時,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自然風貌。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遠方的游子一進村就能找到觸動他們心靈情感的山水和庭院。小路彎彎,鄉情無限。與此同時,龍峰村相繼舉辦或承辦了舞龍舞獅全國錦標賽、國際象棋大師邀請賽、日日春楊梅采摘節、白露山藍莓采摘節等國家、省級體育文化賽事及活動,全面打響了健康休閑特色文旅品牌。同時深度挖掘本村的歷史底蘊,編撰了《龍峰書院》一書,在原址重建龍峰書院,重現龍峰村當年的文化風貌。強有力的產業支撐,優美的生態和豐厚的文化底蘊,龍峰村這條鄉村振興的大龍,正在舞出新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