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抗日烽火中的父親張書生
抗日烽火中的父親張書生
作者:張煥錦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10-26 瀏覽次數:8325
在抗日烽火中成長
父親張樹生,又名張書生,1920 年農歷冬月十八出生于句容縣伯群鄉江莊村。3 歲那年,爺爺病故,隨奶奶改嫁至青山鄉潘莊村。全家7 口人,生活艱難,父親10 歲就給一大戶人家放牛。受叔奶奶(金壇羅村人)的親戚翁某、葛某(金壇溧陽的進步青年)影響,父親1938年秋在紀巷村棚子里參加了洪天壽領導的“句容縣東北區抗敵自衛團”,同年冬天由洪天壽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 年隨巫恒通、洪天壽、曾昭墟赴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竹簀橋整訓,編為新四軍新三團第一營警衛班,任警衛班班長。1941 年春天,在金壇白龍塘(寺)編入新四軍六師十六旅四十七團。參軍一個多月后,奶奶和族長找到高侖山姊妹橋部隊,看到父親割草喂馬,想帶回家。父親不愿回家,要留隊打鬼子。奶奶含淚離去,回家不久后病故了。從此,父親鐵了心,留在新四軍里打日本兵。
1939 年夏,新四軍新三團在洪天壽、曾昭墟的帶領下赴溧陽瓦屋山大山口執行任務,部隊隱蔽在樹林里。父親隨洪、曾二位首長到一茅草屋內,見到了新四軍一支隊陳毅司令員和二支隊羅忠毅參謀長。洪營長向陳司令匯報完一營戰斗情況后,陳司令看看年輕機靈的父親說:“小鬼,跟我當通訊員吧,老洪同意嗎?”羅參謀長說:“老洪可舍不得喲。”陳司令哈哈大笑:“要得,要得!”洪營長回答:“好的,等完成這次任務!”一會兒哨兵來報告,駐薛埠、天王寺、羅村壩的敵人來掃蕩了。洪營長對戰士們說,保護首長,分散突圍。陳司令安全撤離后,戰士們突圍至大水塘邊跟敵人遭遇了。敵人機槍“噠噠”掃射,戰士們利用樹林屏障,開槍射擊,猛扔手榴彈,趁著硝煙,跳入河塘中,游泳到對岸的竹林里,突出了重圍。大山口戰斗中一名姓黃的戰士英勇犧牲,戰士陳才元(青山鄉馬莊村人)右眼負了傷。徐墓村位于青山南麓,村稀戶散,樹林茂密,東北有條河流,西面是山丘。1941 年春,中共鎮句縣委洪天壽、李堅等領導執行任務,宿營在一戶人家,五間二廂房(新四軍的聯絡點)。父親在廂房站哨,天剛蒙亮,聽到一陣狗叫。父親緊急探望,霧氣蒙蒙,見幾個人影晃動,遂大喊:“什么人,有情況!”同時開槍射擊,原來是偽軍包圍了村子。在里屋的洪縣長聽到槍聲,沖出門外,連扣20 響掃射,趁敵人慌亂時,從側門沖了出去。敵人雖發現了洪縣長,但不敢向前,只能放槍。父親扔了兩顆手榴彈,乘著爆炸硝煙,翻過了幾道田埂,沖出了包圍圈。
1944 年臘月,大雪紛飛,粟裕司令員率領新四軍一師大軍渡江南下,敵人封鎖了長江。6 名新四軍傷員(其中4 名女兵)被困長江中的世業洲島上。
中共長江工委和鎮句縣委領導彭炎、洪天壽派父親和邱才根化裝成漁民,渡江營救。傍晚時分,兩人行至高資馬橋口,被偽軍攔查。父親伸出了“四個手指”。偽軍說“四爺,放行”。原來該偽軍頭目是洪縣長的拜師學生、統戰對象。緊接著,他們通過地下黨交通站,劃著小木船,將隱蔽在江中蘆柴灘上6 名傷員和2 只木箱,趁著夜色,躲過長江敵巡邏艇和鐵路封鎖線,又徒步經徐家灣、武岐山到達小茅山的大蘆塘“凹家邊”華家村,和彭炎、洪天壽等首長會合。
片刻哨兵來報告,駐石馬廟、陳五莊敵人追上來了。洪縣長命令向高驪山上轉移。當行至高驪山腰埂時,父親急中生智,讓新四軍傷員踩著自己的肩膀,攀著人梯向上爬,隱蔽在高驪山“仙人洞”中。洞里有石桌、石凳、泉水,晚上將傷員送往磨盤山區。
1940 年春,新四軍干部曾昭墟患了傷寒,大腿疥瘡潰爛,高燒久咳。洪天壽縣長派我的父親護送曾昭墟同志去安全地方養傷治療。
一天傍晚,蒙蒙細雨,曾昭墟頭戴蘆帽,身穿草衣,化名“劉和富”,騎著騾子,父親牽騾在前。途經青山廟附近發現有偽軍崗哨盤查,二人緊急隱蔽在田間勞動的農民中。后改道走張家店村后一水塘壩埂上繞道谷小九家(谷半啞巴,外號小九瘋子)。父親在谷甲村后面竹林內用稻草搭成人字小棚,請了馬莊村一名老中醫來給曾昭墟號脈診治,悉心調養,半個月后痊愈,又接回部隊。
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后,許多新四軍戰士和傷員由皖南突圍轉移至茅山一帶。洪天壽縣長按照上級指示,及時接收并隱蔽安置在鎮句山脈和句東北區域。
1941 年3 月,父親受命將4 名新四軍女兵傷員,通過地下黨安排在江莊村一戶富人家。4人住在東西兩廂房的閣樓上,化裝成農村婦女。臨別時,父親叮囑房東要保證安全,悉心照料。一個月后,部隊接傷員回高驪山,經高資地下黨聯絡站,用小木船渡過長江送往蘇北。
次月由皖南突圍至新四軍江南指揮部的新四軍女戰士陸迅行(化名陳桂香),將近分娩,臉色萎黃。洪縣長派我父親及時設法隱蔽安置。傍晚,陸迅行裝扮成村姑,扎上頭巾,騎著毛驢,化裝成小媳婦回娘家。父親走前面牽驢,一路小心謹慎,送往孟墓村地下黨員家中,安排在步恒生家中分娩。父親找來接生婆,并安排一名女青年悉心照料,保證安全。3 個月后,父親又派人將陸母子經過丹北揚中,送往蘇中抗日根據地。
1982 年,新四軍老戰士陸迅行專程來到句容縣白兔鄉看望抗戰期間的戰友及恩人,后為白兔鄉的針紡工業發展提供了幫助。
1943 年3 月,日偽軍對茅山地區進行了臭名昭著的“清鄉”,根據地的軍民遭到空前的浩劫,抗日環境惡化。茅山地區黨政軍根據上級黨委指示,開展了一系列反“清鄉”斗爭。
1943 年秋,中共鎮句縣委洪天壽、貝紋、李堅等,在青山鄉橋東村貝甸棚子里開會,由于叛徒告密,駐青山、東昌、陳武的日偽軍來包圍。發現敵情,父親緊急掩護首長和其他同志轉移,將文件全埋在竹林地下。待他自己和李堅同志一起向南水塘方向突圍時,被敵人圍困不幸被捕。二人被押到土祥、陳武又轉句容。面對敵人的酷刑,二人堅貞不屈,鐵骨錚錚。中共鎮句縣委緊急設法營救。新四軍隨即抓捕了偽自衛團長小老婆,并派人送去洪天壽縣長的親筆信:“日本鬼子在中國時間不長了,不要與人民為敵,做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限三天內放人,否則將你全家殺光。”迫于“洪老天”的威懾,加上地下黨組織的營救,父親終被釋放。但這次被捕,成了父親一生的傷痛。
“文革”中的某天,上海來了3 名專案組人員。因父親交待材料中,有隨首長一夜宿營在高驪山、磨盤山二地點的內容。專案組人員認為父親說謊,不可能一夜宿營兩地,結果雙方發生了爭吵,掀翻了桌子。曬谷場上群眾聞訊趕來,當場責問:“新四軍洪司令專門打鬼子、打土匪,怎么會反黨?人民群眾永遠不會相信。”將專案組人員轟走了。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父親的問題得到了平反昭雪。新四軍老戰士李堅同志專門來信,信的內容:“得悉你父親張書生已病故,使我十分悲痛,這都是受了‘四人幫’反革命修正主義的迫害,全國有多少好同志做了冤死鬼,感謝華主席、黨中央一舉粉碎了‘四人幫’,使我們這些冤假錯案得到了平反。你父親我知道,在被捕中沒有什么問題的,因為他當時年齡很小,到區公所日子不久,情況不了解,敵人的注意力也不在他。因此,我可以證明他當時沒有什么問題。如果對你父親問題還有什么不明確的地方,可以通過組織來了解。再見,祝全家好!”
父親在病床上告訴我許多抗戰的事情,他堅定地說:“我參加的是共產黨、新四軍。”希望我好好讀書,長大好好工作。1978 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父親合上了雙眼,永遠離開了我們。
(此文寫作中,得到句容史志辦張俊主任的熱情幫助)
(作者系鎮江市新四軍暨茅山抗日根據地研究會句容會員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