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軍》
- 特稿
- 老兵親述
- 尋訪新四軍老戰士
- 中國夢·邊防情
- 多彩軍營
- 昔日根據地 今日新農村
- 海洋島嶼與國防
- 感懷新四軍
- 新四軍詩詞品讀
- 崢嶸歲月
- 綿綿思念
- 將帥傳奇
- 史林新葉
- 老兵風采
- 鐵軍精神進校園
- 我與新四軍
- 紅色景點
- 藝苑
- 連載
- 本刊專訪
- 特別閱讀
- 我與鐵軍
- 新四軍故事匯
《鐵軍·紀實》
《鐵軍·國防》
您的位置: 首頁 > 《鐵軍》 > 崢嶸歲月 > “滿洲之虎”陳翰章的寒蔥嶺之役
“滿洲之虎”陳翰章的寒蔥嶺之役
作者:岳芬 責任編輯:姚云炤 來源:《鐵軍》 日期:2023-08-29 瀏覽次數:8325
這位抗聯名將就是陳翰章。本文所講述的,便是陳翰章指揮的寒蔥嶺之役。
東北有一位抗聯將領,他衣衫襤褸,食不果腹,卻屢建奇功,打得日偽軍聞風喪膽,人們稱他為“滿洲之虎”;他指揮的戰役是東北抗聯史上唯一既被載入中國共產黨歷史,又被收錄進日本《關于滿洲用兵觀察》一書中的戰例;他被日軍用刺刀剜了雙眼,鮮血流盡而逝,年僅27 歲;他的頭顱被割下,秘密存放于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直到73 年之后才得以身首合葬,安眠于他為之流血犧牲的黑土地……
這位抗聯名將就是陳翰章。本文所講述的,便是陳翰章指揮的寒蔥嶺之役。
“山嶺下,喊連天,多輛汽車冒了煙,鬼子驚心回頭看,復仇槍彈透心鉆?!边@首題為《寒蔥嶺》的民謠,唱的正是寒蔥嶺伏擊戰……這還得從日軍獨立守備隊第八大隊大隊長助川啟爾被擊斃說起。
身為東北抗聯第一路軍第三方面軍總指揮的陳翰章,率領部隊主要馳騁于敦化以及寧安鏡泊湖地區,與相鄰的楊靖宇部隊互為策應。在20 世紀30 年代末的東北戰場上,日偽軍占有絕對優勢,抗聯部隊無論是在裝備上還是人數上均無法與之抗衡,尤其是日軍獨立守備隊,由各甲等師團抽調出的精英組成,堪稱當時亞洲最精銳的陸軍部隊。可陳翰章卻專挑“硬骨頭”啃,他率領部隊四處出擊,襲擊村莊、警察局,破壞水壩、鐵路。陳翰章用兵如神,往往在撤退后設下埋伏,令前來救援的守備隊苦不堪言,對他既畏且敬。
1939 年4 月上旬,抗聯部隊揮師進攻敦化的日偽軍。日獨立守備隊第八大隊大隊長助川啟爾中佐得知自己的宿敵陳翰章在小蒲河及大甸子地區一帶活動,心中大喜:報仇的時候終于到了。他立即下令出兵討伐陳翰章。
可是,助川啟爾高興得太早了。當日偽軍經過三道荒溝嶺南的一個高地時,突然四周槍響,原來他們進入了抗聯第三方面
軍的包圍圈。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助川啟爾被擊斃,余下的偽軍潰不成軍,落荒而逃??孤摬筷牬螳@全勝,繳獲了日偽軍的長短槍20 余支、子彈2000 余發。
日軍氣急敗壞,隨之加大了討伐力度,意欲反撲,派出了以松島為首的討伐隊。
精通日語的陳翰章監聽了日軍電話,綜合先前大蒲柴河的內線送來的情報,陳翰章判斷日軍松島討伐隊將會取道寒蔥嶺,由敦化去往大蒲柴河。
9 月23 日,陳翰章率領500 余名戰士,在腰岔至敦化的大道上設伏,計劃襲擊日方的軍用汽車。誰知,造化弄人,抗聯部隊出發晚了,趕到目的地時,敵人的汽車已駛離,抗聯戰士只得目送日軍車隊絕塵而去。一不做二不休,陳翰章果斷決定就地宿營,明天再出擊。第二天,小雨霏霏,天氣陰冷,天剛蒙蒙亮,陳翰章即率領部隊出發了,急行軍至寒蔥嶺一帶。寒蔥嶺是敦化通往大蒲柴河公路的必經之地,且灌木雜生,林木蔽日,是打伏擊戰的絕佳位置?!熬褪沁@里了!”陳翰章命令部隊就地埋伏,并約定以槍聲為號,槍聲一響即發起突擊。
不一會兒,敵人的兩輛汽車載著六七十個偽軍,轟隆隆地打陳翰章部隊埋伏的陣地前經過。戰士們躍躍欲試,而陳翰章卻巋然不動。又過了一會兒,日軍第二批車隊又大搖大擺地從抗聯戰士的眼前駛過。有些戰士急了,生怕錯過殲敵的好機會,紛紛把目光投向陳翰章??申惡舱聟s依然穩如泰山,因為他知道時辰還未到。直到下午1 時30 分,松島的車隊才遠遠地出現在山林間。憋了大半天的抗聯戰士們個個摩拳擦掌,恨不得馬上沖出去。陳翰章繼續不動聲色,示意部下,最佳時機還未到。當敵人的車隊行駛至大蒲柴河附近的一個下坡時,陳翰章一聲令下:“同志們,沖??!”隨著一聲清脆的槍響,寒蔥嶺戰役打響了!
駛在最前面的汽車見勢不妙,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強行突破了火力封鎖線,逃至大蒲柴河。第二輛車就沒那么走運了,在遭受猛烈地襲擊后被迫停了下來,緊隨其后的車輛也不得不相繼停車,車隊前后延續了800 多米,乖乖地做了抗聯部隊射擊的靶子。此時,天降小雨,亂上加亂,松島根本無法掌控全局,只能命同車的兵士倉促還擊?;艁y之中,敵人甚至都來不及將機槍從車里抬出來,只能用手里的短槍東一槍西一彈地疲于應對。還有一小撮日軍,以洞穴為屏障,困獸猶斗,負隅頑抗,但也回天無力。抗聯將士在陳翰章的指揮下,越戰越勇,日軍全線崩潰。
因為第一輛敵車僥幸逃脫了,陳翰章料到大蒲柴河的日軍會趕來增援,于是派出一個連的兵力,在距離主陣地一里處的一個小山頭上警戒。
其實,駐守大蒲柴河的日軍市村中隊長在上午10點就得到報告,說有“500 余匪軍從腰岔東部向寒蔥嶺方向移動”。因自恃有日偽軍數百人駐扎此地,料“大匪團”不敢在此行動。但是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派出密探前往探看,而探子回來報告說,并沒有發現敵人的影子。于是,市村便徹底放下心來。
直到脫逃的敵車到達大蒲柴河后,接到急報的市村才匆匆集結部隊,分坐兩輛軍用卡車向寒蔥嶺方向火速進發?!巴\嚕 本嚯x目的地大約還有1000 米時,狡猾的市村命令全體人員下車步行,從大路及右側山脈展開攻勢,企圖包抄抗日部隊的主陣地。誰知,這一詭計早被陳翰章識破,他指揮部隊巧妙地利用地形優勢,從山上用機槍向下猛烈射擊。此時,天色已向晚,山谷間回蕩著陣陣槍聲,癱在大路中間的日軍汽車已是黑煙滾滾。
陳翰章預想到敵人的汽車增援部隊會再次趕到,于是在激戰一個多小時后,在警戒后方的同時,指揮部隊迂回撤退。撤退中遭遇的殘敵,也被抗聯戰士一氣蕩平。抗聯將士在日落前全部撤離戰場。
寒蔥嶺一役,“松島部隊120 余名受到毀滅性的打擊,陳部繳獲重機槍1 挺,輕機槍2 挺,重擲彈筒2 具,步槍12 支,子彈萬余發”。